古诗词基本常识 高中古诗词大全( 四 )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
〖作者和写作年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
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 。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
〖意义〗《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
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
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 。
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
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 。
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 。
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
【《古诗十九首》评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
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 。
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 。
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 。
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
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 。
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编辑本段]古诗十九首全文和译文《行行重行行》之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
【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青青河畔草》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译文】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园中葱葱的高柳.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歌舞女(*汉时倡家女和后世所谓青楼女子是不一样的),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青青陵上柏》之三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译文】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