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一拂诗词 庄一拂( 六 )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
014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
015王维 青 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
016王维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
017王维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018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019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020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
宴山亭 赵 佶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
易得 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 不思量?除梦里有曾去 。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追旅思 。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御街行 范仲淹 纷...
有关花的诗词【年代】:唐【作者】:元稹——《菊花》【内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作者】字微之,河南河内人 。
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 。
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 。
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 。
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白体" 。
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 。
【注释】: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
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 。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
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
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
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 。
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