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诗词 酒文化的诗句( 五 )


王者贤且明 , 宰相股肱皆忠良 。
”(《对酒》)人们讲究文明 , 讲究礼节 。
互敬...
陆游所写的诗句对酒文化研究可什么分类呢? 陆游所写的诗句对酒文化研究现择要分类介绍如下: 一、 借酒抒发豪情壮志 。
“痛饮可以豪” 。
不饮酒时 , 埋藏在心底的高远志向被理智控制着 , 被俗事琐事所淹没 。
一经饮酒 , 血管扩张 , 精神亢奋 , 埋藏在心底的“秘密”被复活唤醒 , 我们从陆游的身上可以看出:“取日挂向扶桑枝 , 留春挽回北斗魁 。
横笛三尺作龙吟 , 腰鼓百面声转雷 。
饮如长鲸海可竭 , 玉山不倒高崔嵬 。
”(《池上醉歌》)这诗真乃豪气万丈 , 风流倜傥 , 不可勒羁 。
是酒把一个叹老嗟卑、逢人诉苦的人 , 燃烧到不可一世的地步 。
再如 , “醉眼轻浮世 , 羁怀激浩歌 。
功名从蹭蹬 , 诗酒且婆娑”(《晚到东园》) 。
饮酒至想入非非之际 , 就会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夸大 。
浮世可轻 , 浩歌可发 , 功名随它 , 诗酒盘旋 , 其乐陶陶 , 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 酒之威力使人的想象力挥发到极致 。
“学剑四十年 , 虏血未染锷 。
不得为长虹 , 万丈扫寥廓”(《醉歌》) 。
“丈夫不虚生世间 , 本意灭虏救河山 。
岂知蹭蹬不称意 , 八年梁益雕朱颜”(《楼上醉书》) 。
古语说得好 , “锥处囊中 , 其锋自见” 。
原是书生本色 , 偏谈疆场弯弓射月 。
若真把陆游放在战场上 , 不知会是什么结果 , 老天爷难道没给过陆游一次驰骋疆场的机会吗?什么“万丈扫寥廓”、“灭虏救河山”全是醉后抒发的豪言壮语 , 只可欣赏 , 万不可当真话去听 。
“放翁七十饮千钟 , 耳目未废头未童 。
向来楚汉何足道 , 真觉万古无英雄 。
……不如醉笔扫青嶂 , 入石一寸豪健惊天公”(《醉书秦望山石壁》) 。
这不仅是豪言 , 而且是狂放 。
是酒的威力 , 使诗人豪情顿增 , 襟怀为开 , 感情冲动 , 思绪升腾 , 破思想之禁锢 , 骋八斗之才华 , 张想象之羽翼 , 创瑰丽之异境 。
是酒的作用 , 使诗人生发一时的自信自大 , 抒豪情 , 寄壮志 , 超凡脱俗 。
二、 借酒抒发狂放不羁 。
晋人称酒为“狂药” , 因酒能乱性 , 饮后使人狂放不羁而得名 。
陆游自称“清时宽大何妨醉 , 白首龙钟未减狂”(《小室晚酌》) 。
“自笑平生醉后狂 , 千钟使气少年扬”(《自笑》) 。
常人不饮酒 , 人隹人样 , 循规蹈矩 。
烧膛美酒 , 下肚三杯 , 便激灵起来 , 若再喝几杯 , 翻江倒海卷巨澜 , 陈规陋俗一扫光 。
在这方面 , 陆游颇具代表性:“赖有酒美犹能狂 , 醉中自脱头上帻 。
”(《醉后草书歌戏作》)“半醉行歌上古台 , 脱巾散发谢氛埃 。
但知礼岂为我设 , 莫管客从何处来 。
”(《醉中登避俗台》)“小市狂歌醉堕冠 , 南山山色跨牛看 。
”(《小市》)酒巵使狂 , 以致“吟哦撼四壁 , 嵬峨颓乌巾” 。
诗中所言“帻”、“巾”、“冠”都是“头衣”或称“元服” 。
古人以头为尊 , 宁可死 , 也不能脱巾、掉冠、堕帻 。
《左传》记述卫国内乱 , 子路被人砍断系冠的缨 , 他说:“君子死 , 冠不免 , 于是 , 停下战斗来“结缨” , 被敌手毙命 , 这就是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 。
陆游饮酒至醉 , 不顾头颅之尊 , 这在当时是很失礼的表现 。
是酒的刺激 , 使他冲破禁区 , 蔑视礼俗 , 抛弃规矩 , 求得一时的快乐与自由 。
对此出格行为 , 人们一般也持谅解宽恕的态度 。
陆游写下不少醉后狂放的诗句 , 使我们看到酒的能量到底有多大:“痛饮便判千日醉 , 清狂顿减十年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