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花草的诗词 关于花草的诗词( 四 )


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 。
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
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 。
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 。
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 。
此外,诗歌细节的捕捉和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的优长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
“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
“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
总之,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 。
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我们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
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
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 。
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 。
然而也有例外 。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 。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 。
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 。
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 。
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 。
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 。
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 。
在...
有关日月山水花草的诗句 分别举例如下:一、描写太阳的诗句: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王维《鹿柴》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二、描写月亮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 (宋) - 《水调歌头》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 - 李白 (唐) -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 杜甫 (唐) - 《一百五日夜对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苏轼 (宋) - 《水调歌头》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 白居易 (唐) - 《春题湖上》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杜甫 (唐) - 《江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 (唐) - 《鸟鸣涧》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听杯一问之 - 李白 (唐) - 《把酒问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 (唐) - 《相见欢》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 (唐) - 《塞下曲》三、关于山水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 (宋) - 《游山西村》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 (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曹操 (魏晋) - 《观沧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 (唐) - 《过故人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苏轼 (宋) - 《题西林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 (唐) - 《望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王安石 (宋) - 《书湖阴先生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李白 (唐) - 《望天门山》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 (唐) - 《钱塘湖春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 (唐) - 《将进酒》四、关于花草的诗句: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