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情诗词 情话最暖心短句给男生

长情诗词 情话最暖心短句给男生

陪伴是长情的告白诗词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
——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宋代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白居易《长恨歌》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
——佚名《凤求凰·琴歌》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
——张仲素《燕子楼》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度 通: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煜的诗词赏析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李煜自述囚居生活,抒写亡国离愁的佳作.词的上阕,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点明了词人沦为阶下囚,受人监视的孤苦处境,交代了登楼所见之景.一钩新月,几株梧桐.凄冷的气氛中显示了孤独者的形象. 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这是一首忆旧词 。
原作有两首,内容相近,这里选第一首 。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居汴京时的作品 。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
”句意是:一切的悲愤,都来自昨夜梦中之事 。
这句话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
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
梦中的事固然是他时时眷恋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了 。
廖廖八字将日夜思念、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概括地描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