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虎丘的诗词 描写苏州虎丘的诗词( 五 )


古代描写山的诗词山字结尾:(两首)王维《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方仲荀《虎丘山》 海涌起平台,禅扉古木间 。
出城先见塔,入寺始见山 。
堂静参徒散,巢喧乳鹤还 。
祖龙求宝剑,曾此凿孱颜 。
其他: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王维《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王安石《游洛迦山》 山势欲压海,禅宫向此开 。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
树色攀擎出,钟声浪答回 。
何期成吏役,暂此拂尘埃 。
刘大櫆《西山》 西山过雨染朝岚,千尺平冈百顷潭 。
啼鸟数声深树里,屏风十幅写江南 。
元好问《台山杂咏》 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山四望开 。
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 。
韩承训《千山列屏》 层叠千山五寺藏,石门南面俨成行 。
银屏冬去雪山阔,锦帐青回金谷长 。
岚暗虎龙深隐伏,气蒸云雨结微茫 。
无人拈出生花笔,辜负当年五色祥 。
吴兆骞《长白山》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
迥临沧海署,独峙大荒秋 。
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 。
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
方仲荀《虎丘山》 海涌起平台,禅扉古木间 。
出城先见塔,入寺始见山 。
堂静参徒散,巢喧乳鹤还 。
祖龙求宝剑,曾此凿孱颜 。
顾炎武《嵩山》 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 。
石凯曾出启,岳降再生申 。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馨 。
岂知巢许窟,多有济时人 。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 。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
李白《望九华山送青阳韦仲堪》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
毛泽东《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张固《独秀峰》 孤峰不与众人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
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
寇准《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
岑参《经火山》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
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 。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
萧雄《雪山》 万壑群峰远障天,峰峰积雪断仍连 。
近山六月寒侵骨,不解冲寒尚有莲 。
形容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 关于黄河的诗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黄河诗歌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
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 。
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 。
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 。
汤汤不可陵 。
桧檝难为榜 。
松舟才自胜 。
空庭偃旧木 。
荒畴余故塍 。
不覩人行迹 。
但见狐兔兴 。
寄言河上老 。
此水何当澄 。
黄河钩沉 从青藏高原 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土丘开始 拉长 泛黄之水 将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黄的呜咽 深埋 汇成一声呐喊拓展生命的异域 黄地毯 沿渤海湾 向龙宫延伸 会有一天 东海龙往 携娇美的龙女 踏地毯而来 月老下 和着雄浑的《船夫谣》 共饮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与黄皮肤黑头发的 攀亲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