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颐和园诗词 颐和园诗词( 二 )


尘心,凡俗之心,名利之念 。
宋梅尧臣《送昙颖上人往庐山》诗:“尘心古难洗 。
”凉,指心灵的安闲自适,即精神的自由 。
联语启示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耳目之游,还得进一步忘名利、齐得丧、同祸福、等贵贱,无牵无挂,走入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的逍遥境界 。
颐和园画中游石牌坊 闲云归岫连峰暗 飞瀑垂空漱石凉 画中游为重檐八角阁,正殿前有石坊 。
本联表现的是一幅傍晚太阳下山时的清凉幽静图景:白云飘入山间,连绵青山浓阴高蔽而转暗;飞瀑垂空而泻,使石受漱而凉 。
岫,山峦 。
联语由流云而引出山峰,由飞瀑而引出岩石,炼字工巧,“闲”、“归”、“飞”、“垂”几字的选用使白云与瀑布富于动感与情趣 。
颐和园霞芬室 爱新觉罗·弘历 窗竹影摇书案上 山泉声入砚池中 霞芬室,在北京颐和园玉澜堂东配殿 。
婆娑摇曳的竹影映照在临窗的书桌上,潺潺的山泉声传入室内的砚池中 。
窗外的竹影、山泉与窗内的书桌、砚池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
“摇”字“入”字刻划了景物的动态...
关于颐和园的诗歌 1、颐和园墙根 :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2、颐和园绣漪桥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3、颐和园月波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4、颐和园十七孔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5、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 :爱新觉罗·玄烨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6、颐和园谐趣园知鱼桥 :月波潋滟金为色 风濑琤琮石有声7、颐和园宜芸馆 :绕砌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8、颐和园画中游 :幽籁静中观水动 尘心息后觉凉来9、颐和园画中游石牌坊 :闲云归岫连峰暗 飞瀑垂空漱石凉10、颐和园霞芬室 :爱新觉罗·弘历 窗竹影摇书案上 山泉声入砚池中11、颐和园涵虚堂澹会轩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涌千峰宿雨收
关于颐和园的诗歌1、颐和园墙根 :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2、颐和园绣漪桥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3、颐和园月波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4、颐和园十七孔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5、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 :爱新觉罗·玄烨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6、颐和园谐趣园知鱼桥 :月波潋滟金为色 风濑琤琮石有声7、颐和园宜芸馆 :绕砌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8、颐和园画中游 :幽籁静中观水动 尘心息后觉凉来9、颐和园画中游石牌坊 :闲云归岫连峰暗 飞瀑垂空漱石凉10、颐和园霞芬室 :爱新觉罗·弘历 窗竹影摇书案上 山泉声入砚池中11、颐和园涵虚堂澹会轩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涌千峰宿雨收...
形容颐和园的诗句有哪些?颐和园月波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湖中韵南湖岛上 。
联语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蒙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 。
“月笼沙”三字出杜牧《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 。
”联扣月波楼名,甚切 。
颐和园十七孔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 。
上联写水上之桥,下联写桥下之水 。
石桥宛若卧在水上吹不断的彩虹;兰桨使水波回旋,划碎映于水面明亮清澈的月亮 。
照还空,指桥的十七孔.联语描绘水波、明月,水天一色,使这座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富于神韵和气派 。
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 爱新觉罗·玄烨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 。
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 。
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山泉随风流至,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 。
书幌,指书斋中的帷幔窗帘 。
墨池,洗笔的水池,借指砚台.联语赋予云、风以生命和动感,并与表示清幽、宁静的书幌、墨池融为一体,动中有静,清寂中又透着闹意 。
“移”“送”“侵”“润”四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雅逸的意境,使景物充溢活力 。
颐和园谐趣园知鱼桥 月波潋滟金为色 风濑琤琮石有声 知鱼桥在颐和园谐趣园之东南角,建于清乾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