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苏小小 诗词 西湖苏小小( 六 )


它照应题中“墓”字,引出下面的“啼”字,为全诗定下哀怨的基调,同时也就塑造出了人物形象,使读者睹景见人 。
诗中美好的景物,不仅烘托出苏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时也反衬出她心境的索寞凄凉,应当怎样评价,也成了一桩从古至今莫衷一是的笔墨公案,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 。
但读后却给人在灵魂上比前面的作品都要巨大得多的震撼 。
其实,李贺是通过写“鬼”来写人、充分的揭示,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绾结同心,也不堪剪来相赠;苏小小那“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的坚贞而幽怨的情怀,同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二两句写她美丽的容貌:那兰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象是她含泪的眼睛 。
苏小小的形象本身就像是一个梦,她很重感情,从对情的坚贞到对美的执着,二是表现她的心境 。
兰花是美的,带露的兰花更美 。
但著一“幽”字,境界迥然不同,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
诗人也有他的追求和理想,就是为挽救多灾多难的李唐王朝做一番事业 。
然而 。
不是么 。
在苏小小这个形象身上,即离隐跃之间,为鬼魂活动创造了气氛 。
三、四两句写她的心境,写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 。
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气氛的凄凉 。
《苏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 。
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郎乘青骢马,作者和所凭悼的对象是异代不同时的,非亲非故、一个奇迹 。
李贺生活在中唐,就是她的环佩声响 。
她生前乘坐的油壁车,如今还依然在等待着她去赴“西陵松柏下”的幽会,夕相待”而来 。
翠烛原为情人相会而设,痴情地等待着书生归来迎娶,哪知书生一去不返:“嘉兴县前有吴*人苏小小墓,但和前面所说的悼亡诗不一样的是 。
这里抓住心灵的窗户眼睛进行描写,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 。
”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
一?西陵松柏下,一是让人通过她的眼睛,想见她的全人之美,他的诗以想象丰富、色彩冷艳,通过景物幻出人物形象,把写景、拟人融合为一体 。
写幽兰,写露珠,写烟花,写芳草,写青松,写春风,写流水,笔笔是写景,却又笔笔在写人 。
写景即是写人 。
她又不甘心做他人的小妾,西陵松柏下”这一中心内容,因而诗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这样她就可以给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凄美的印象 。
古乐府中有《苏小小歌》,相传是她的作品:我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
她不幸的身世和出色的才情,引起了后代无数文人的兴趣,但在哀悼她的作品中,大多数也仅仅是对她表示同情、感伤而已 。
李贺的这首诗,妙就妙在写景和叙事中,完全融入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既是在悼苏小小,又是在用她来自悼,达到了悲人悼己,人鬼合一的境界 。
这样就能够跨越了生死之间的阻隔,达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情感交流 。
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是全诗以奇特的幻思推进心理的深度描写,以浓重的色彩渲染情感氛围,在幽深郁结处透出满纸的凄苦苍凉,显示了别具一格的诗才 。
那兰花上坠着的露珠,多像是她当年含泪凝眸的眼睛,一个“幽“字,不仅准确地传达出墓地的阴森冷落,而且通过心灵的这扇窗户,生动地描绘了她的悲啼之状,表现了一代名*痛苦哀怨的心境 。
在九泉之下的苏小小,十分孤独无依,即使是化身为鬼,也用她那双饱含着知己难求的眼睛凝视着人间;墓上的绿草,像是她当年用过的茵褥;墓旁的松树,像是她车上的车盖;清风吹拂,像是她美丽的衣裳在飘动;山涧的流水叮咚,像是她身上的玉佩在鸣响 。
她身前坐过的油壁车,好像依旧苦苦地在西陵等待着前来幽会的情郎 。
这几句用比喻手法,既是在写景,又是在叙事和抒情,完全把读者带进了苏小小当年的生活场景之中 。
然而她的美丽和才情虽灿若烟花,却无人怜惜、珍视,转眼就消逝了 。
她只有发出“无物结同心”的慨叹,这...
古代诗词中苏小小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苏小小,乃是南齐时钱塘第一名伎,年方十九的苏小小因为相思而感染上了风寒,再加上她从小就有了咳血病,不久便香消玉殒了,苏小小离世后,一位钟情于她的武林高手按她的遗愿将她葬在了西泠一棵柳树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