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词给人留言 古人写给孩子的古诗词( 二 )


【浮云落日皆有其形,可以入画 。
而伤心却是无形的,世间纵有无数作画高手,也难以画出它的形态 。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精髓,最后三个字更具点睛之妙 。
作者笔下的伤心含蓄内敛,表达方式可谓独辟蹊径 。
】四、『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苏轼·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怀念亡妻之作,这首词描绘了作者与故去十年的妻子梦中相见的情景 。
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将人的思绪一下带入到诗词悲伤的氛围当中,接下来的“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则有种令人不胜酸楚的感觉,仿佛时光倒流的短暂瞬间,因其美好而愈发催人泪下 。
可以想象,与自己朝思暮想的爱人相会是怎样的一种喜悦 。
可惜作者当时一定不知是梦,等到梦醒时又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孤独落寞更说予何人?诗人梦醒后定然无法再次入睡,就在那一晚挑灯含泪写下这首词亦未可知 。
】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锦瑟》李商隐·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周礼·乐器》载:“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之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负盛名 。
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
从诗的题目开始,到“五十弦”的争议,再到四个典故传递出的复杂的情感意象,李商隐有意无意间给后人出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
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中的爱而不得和得而复失,使作者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 。
为排遣愁绪,原本对佛教倾情的李商隐与佛教的缘分更深 。
所谓“三年已来,丧失家道 。
平居忽...
求写作用的诗词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代诗词名句分类集粹(2)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