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词网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写诗词网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写诗的格式】诗歌格式我不会写诗歌 其实,写诗很简单,一般的现代诗满足分行就行了,半自由体诗即古风一类,要押韵 。
格律诗有两类,其一,按平仄格调写的格律诗,其二,使用音步写的新格律诗 。
戴望舒先生有内外节奏说,一切格律都是外在节奏,内在节奏是诗意 诗歌从风格上看,有抒情,叙事,说理三种 。
但是,具体思路不外乎 从说话中产生 从对话中产生 时间关系,只说这么多
【介绍自己的词】现在怎么写诗词我想知道怎么写词,宋词的那种, 写词这个说法不确切,应为“填词”,词的格律很多,仅词牌就有数百种,根椐平仄韵格不同,现有词牌有“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其词韵有专门的“词韵” 。
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 。
若想学填词,建议找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龙榆生先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此书对你所提的问题,加上词的“词牌”、“定格”、“例词”、“词韵”都有较细的介绍 。
【古体诗词】怎么写古体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 。
汉魏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 。
唐以后古体诗受到律诗的影响,平仄上也有了一些讲究 。
根据这一点,古体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古风,一种是入律的古风 。
纯粹的古风的平仄基本上是自由的 。
不过,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有意避免律句,於是无形中造成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并来 。
这样就使古体诗的句子有了某些特点 。
前面说过,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这成为古风的特点之一 。
最后三字除了这种三平调以外,其次就是收尾於平仄平;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收尾於仄仄仄或仄平仄 。
这就是说,平脚的句子,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原则 。
从全句的平仄看,多数句子的节奏不是平仄交替,而是叠平叠仄,这就是说,五古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七古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的 。
例如杜甫《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
渔父天寒网苦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全诗十八句中,有十五句符合上面所谈的四种三字尾的要求;特别是十个平脚的句子中有七个是三平调,尤其值得注意 。
符合叠平叠仄要求的有九句 。
剩下来只有两个律句("今年米贱大伤"和"万国城头吹尽角") 。
由此可见纯粹的古风的平仄与律诗的平仄有很大的不同 。
入律的古风,和纯粹的古风恰恰相反,诗人们尽可能用律句 。
入律古风之所以和律诗不同,主要在於:(1)句数不定;(2)平韵和仄韵交替;(3)常常是四句一换韵 。
这种情况,一般只存在於七言古风中 。
例如王勃《滕马阁》,句子的平仄基本上都合律,简直是两首律绝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 。
这种仄韵和平韵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 。
白居易的《长恨歌》基本上就是这种形式,还有他的《琵琶行》和元稹和《连昌宫词》等,都采用这种形式 。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元和体" 。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
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 。
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 。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 。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