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两地相思的诗词 七夕有关的诗词( 四 )


此外 , 干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 , 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 。
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 , 有仙道 , 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 。
’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 。
’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 。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 七月七日长生殿 ,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 在地愿为连理枝 。
” 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 , 以牛郎织女为例 , 共誓白头之约 。
北宋秦观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 总之 , 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 , 不胜枚举 。
展开
关于七夕的诗词!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 , 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 应非脉脉与迢迢 。
家人竟喜开妆镜 , 月下穿针拜九宵 。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 千声玉佩过玲玲 。
别离还有经年客 , 怅望不如河鼓星 。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渡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 新词传唱《牡丹亭》 。
伤心拍遍无人会 , 自掐檀痕教小伶 。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 唱罢厅红晚气凉 。
烟外柳丝湖外水 , 山眉澹碧月眉黄 。
牵牛织女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 ,  织女出其东 。
万古永相望 ,  七夕谁见同?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 , 一家欢笑设红筵 。
应倾谢女珠玑箧 , 尽写檀郎锦绣篇 。
香帐簇成排窈窕 , 金针穿罢拜婵娟 。
铜壶漏报天将晓 , 惆怅佳期又一年 。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  临风整线难 。
不知谁得巧 ,  明月试看看 。
乞巧歌 乞手巧 , 乞貌巧; 乞心通 , 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 。
情人庙庙联 真情无人见 , 假情天有知 。
(情人庙供奉牛郎织女 , 位于台北) 情人庙鸡心石上刻小诗 情人双双到庙来 , 不求儿女不求财 ,  神前跪下起过誓 , 谁先变心谁先埋 。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 , 年年会水隅 。
停梭借蟋蟀 , 留巧付蜘蛛 。
去昼从云请 , 归轮伫日输 。
莫言相见阔 , 天上日应殊 。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 , 旅馆益羁愁 。
不见穿针妇 , 空怀故国楼 。
绪风初减热 , 新月始临秋 。
谁忍窥河汉 , 迢迢问斗牛 。
·牵牛织女 七夕 唐 白居易 烟霄微月淡长空 , 银汉秋期万古同 。
几许欢情与离恨 , 年年并在此霄中 。
白居易 , 唐代著名诗人 。
此诗虽短 , 但天上人间 , 欢情与离恨 , 都有涵盖 , 可谓言简意赅 。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 , 故教迢递作佳期 。
由来碧落银河畔 , 可要金风玉露时 。
清漏渐移相望久 , 微云未接归来迟 。
岂能无意酬乌鹊 , 惟与蜘蛛乞巧丝 。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 , 至今犹作断肠仙 。
桥成汉渚星波外 , 人在鸾歌凤舞前 。
欢尽夜 , 别经年 , 别多欢少奈何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