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历史简介 中国的古诗词简介( 六 )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
赏析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 。
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 。
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
大江即长江 。
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 。
“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故”,旧的 。
“垒[lěi]”,指营盘 。
“人道是”,据说是 。
“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 。
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 。
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
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 。
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
中国诗歌有多久历史了 最早的优秀诗歌总集是春秋的《诗经》有3000年了 。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
编集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 。
《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 。
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 。
②孔子删诗说 。
《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
”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
《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 8岁 。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 。
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
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
①风 。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
大部分是民歌 。
②雅 。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
③颂 。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