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诗词读书卡 经典古诗词诵读120首( 二 )


30、枫桥夜泊 31、渔歌子 32、塞下曲 33、望洞庭 (唐)张继 (唐)张志和 (唐)卢纶 (唐)刘禹锡 月落乌啼霜满天 ,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林暗草惊风 ,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将军夜引弓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姑苏城外寒山寺 ,  青箬笠 , 绿蓑衣 ,  平明寻白羽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没在石棱中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34、浪淘沙 35、赋得古原草送别 36、池上 37、忆江南 (唐)刘禹锡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九曲黄河万里沙 ,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小娃撑小艇 ,  江南好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偷采白莲回 。
风景旧曾谙 。
如今直上银河去 ,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
不解藏踪迹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同到牵牛织女家 。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
浮萍一道开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38、悯农(其一) 39、悯农 (其二) 40、山行 41、清明 (唐)李绅 (唐)李绅 (唐)杜牧 (唐)杜牧 锄禾日当午 ,  春种一粒粟 ,  远上寒山石径斜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汗滴禾下土 。
秋收万颗子 。
白云生处有人家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谁知盘中餐 ,  四海无闲田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借问洒家何处有 ,  粒粒皆辛苦 。
农夫犹饿死! 霜叶红于二月花 。
牧童遥指杏花村 。
42、江南春 43、乐游原 44、蜂 45、小儿垂钓 (唐)杜牧 (唐)李商隐 (唐)罗隐 (唐)胡令能 千里莺啼绿映红 ,  向晚意不适 ,  不论平地与山尖 ,  蓬头稚子学垂纶 ,  水村山郭洒旗风 。
驱车登古原 。
无限风光尽被占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夕阳无限好 ,  采得百花成蜜后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只是近黄昏 。
为谁辛苦为谁甜? 怕得鱼惊不应人 。
46、江上渔者 47、元日 48、泊船瓜洲 49、书湖阴先生壁 (宋)范仲淹 (宋)王安石 (宋)王...
春天古诗文的读书卡王安石诗札记千行诗文话沧桑当我们谈及王安石的身份、在历史上的地位时 , 先于诗人想到的一定是政治家 。
钱钟书先生在《 宋诗选 注》中写道 , 他在政治上的新措施引起许多人的敌视 , 但是这些人不得不承认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 尤其是诗学 。
而那无论是“王安石变法”发起者 , 还是“王荆文公诗”的作者 , 他都是王安石 , 两者唇齿相依方为王安石 。
在我心目中 , 王安石就是那时光的黑夜中历时的长河边静静卧着的一方温润浑白的巨石 。
他仰头望月感慨着“明月何时照我还” , 双手交叉抵着下颌低声念道“欲问后期何日是 , 寄书应见雁南征 。
” , 看着那湍急的河水不由又叹道“汝生不及贞观中” , 随后他撑起双臂站立起脱口而出“一来裹青衫 , 独事自悔尤 。
”起初 , 我心中的王安石便是那石头一般的灰色 , 灰色的人生 , 灰色的情绪 , 灰色的执念 。
然而随着我对王安石了解的不断深入 , 我渐渐看到“明月何时照我还”前尚有“春风又绿江南岸” , 他也会神游“武陵源”忍不住要“桃源行” , 也会“长扫屋檐、亲手栽种花木” , 他多篇《即事》中的人间仙境为那方灰石铺就了一篇嫩绿可爱的草地 。
就这样在月光的勾勒下这位伟大的诗人形象在心中愈发鲜明了 , 我心中对他的敬仰之情也愈发深入 。
读钱钟书先生选注的《 宋诗选 注》所选王安石诗篇简要写下了以下的感受 。
《河北民》河北民 , 生进二边长苦辛 。
家家养子学耕织 , 输于官家事夷狄 。
今年大旱千里赤 , 州县仍催给河役 。
老小相依来就南 , 南人丰年自无食 。
悲愁天地白日昏 , 路旁过者无颜色 。
汝生不及贞观中 , 斗粟数钱无兵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