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典诗词 唐朝适合朗诵的诗词( 二 )


863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 。
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
作品 齐己出4、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 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
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
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 。
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
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
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
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 。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
5、韩愈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
6、温庭筠温庭筠 (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 。
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
《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 。
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
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 。
唐朝经典诗句赏析:1、《大林寺桃花》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作品赏析【注释】: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
唐朝经典诗句有哪些?《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唐朝经典诗词 唐朝适合朗诵的诗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