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旅 博客 诗词之旅( 六 )


描写将帅戎车 , 诗人把镜头对准了最能体现军队精神面貌的战马 。
戎车既驾 , 车驾前的马是“四牡业业” , “四牡{马癸}{马癸}”“四牡翼翼” , 以“业业”、“{马癸}{马癸}”、“翼翼”表现驷马之高大、威武、强盛和训练有素 。
从“君子所依 , 小人所腓”中可知 , 这些高大、威武、训练有素的战马不仅是军队精神面貌的反映 , 且是作战时将帅的凭依和士卒的掩护 , 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
高头大马后面 , 是搀着强弓、手持利刃的士兵 , “翼翼”四牡配上“象弭鱼服” , 保持“岂不日戒”、“岂敢定居”高度警惕性的士兵 , 显示了“玁狁孔棘”情况下周朝反侵略战争的赫赫军威 。
因此 , “一月三捷”既是当时作战情况的记录 , 也体现了战士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心 。
战则捷 , 居则戒 , 与首章“玁狁之故”呼应 。
至此 , 全篇气势为之一振 , 诗人在凯歌般高昂的旋律中结束了自己的回忆 。
末章写戍卒归途所见 , 以“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特征 , 表现了今昔截然不同的悲喜感情 。
著一“昔”字 , 兼有概括、收束前五章回忆、开启下文的作用 。
而眼前景、口头语 , 不假修饰地淡淡道出 , 却又兴寄深微 , 自然天成 。
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此诗之佳 , 全在末章 , 真情实景 , 感时伤事 , 别有深情” 。
“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 , 不禁黯然神伤 , 绝世文情 , 千古常新 。
”故东晋谢玄认为这四句是毛诗中最烩炙人口的佳句(见《世说新语·文学》) , 似不为过誉 。
这首写边防戍卒服役思归的作品 , 将战事之频繁 , 戍卒之思归 , 军中生活之艰苦 , 抗击外侮的决心交织在一起 , 在爱国与眷恋家室 , 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与忧生嗟时的矛盾情绪冲突中 , 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战争心理 , 表现了战争生活的各个侧面 , 特别是末章情景交融 , 化景语为情语的写作方法 , 成了后世写作边塞战争诗努力追攀效法的楷模 。
赏析二从古到今 , 人们都认为此诗写得最精彩的是最后一章 , 尤其是其前半 。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 , 晋代谢安因子弟聚集 , 问:“《毛诗》何句最佳?”当时谢玄就举了“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数句 。

【诗词之旅 博客 诗词之旅】

究竟是什么原因 , 使人们把《采薇》末章尤其是“杨柳依依”几句 , 看成是古今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