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句中用的很妙的动词 巧妙区分及物动词( 七 )


关于 瓷 的形容词或者诗词?千里之外屋檐如悬崖 风铃如沧海 我等燕归来 时间被安排 演一场意外 你悄然走开 故事在城外 浓雾散不开 看不清对白 你听不出来 风声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梦醒来 是谁在窗台 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经不起谁来拆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 去等待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两鬓斑白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等你来 一身琉璃白 透明著尘埃 你无瑕的爱 你从雨中来 诗化了悲哀 我淋湿现在 芙蓉水面采 船行影犹在 你却不回来 被岁月覆盖 你说的花开 过去成空白 梦醒来 是谁在窗台 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经不起谁来拆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 去等待 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中国风”歌词游戏十六法(全文)文/方文山读方文山的歌词是一种享受 。
他擅长打破语言使用习惯,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充满强烈的画面感和浓郁的“中国风”,是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更是各种音乐奖项的常客 。
方文山独树一帜的文字,促发了音乐创作的另类革命,歌词在他笔下,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种文学现象 。
《“中国风”歌词游戏十六法》就如同一个有益有趣的修辞学教材 。
为什么方文山歌词被众人所喜欢,这里面有秘密吗?现在,方文山为你解密如何创作“中国风”歌词—— 犹记得一年多前曾举办过“歌词大会考”活动,很多网友对于我将自己创作的歌词词句重新批注、溯及源头,以及说明典故出处,并且将其中消化成考题一事,反响颇为热烈,也开始了解到原来“中国风”歌词里竟也有那么多的含义可以发掘 。
由于媒体平台的强势,歌词大概是现今流传度与能见度最高的文字了 。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你已无法假装它不存在或没影响力;另一方面,歌词也必须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浅白直接的口语,以文章的标准来审视,这种口语文字的内涵经不起推敲,词意的经营显得很薄弱,语法结构松散,并不像新诗般有比较深入、可以咀嚼的文字张力,在我看来并不具备单独被阅读的乐趣 。
但在经过“歌词大会考”的文字数据汇总后,触发了我的灵感:其实歌词还能延伸出相关含义与知识,让人吸收理解 。
我想从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导入文学领域,可谓寓教于乐,比较不那么生硬与八股,教学上也比较灵活轻松,容易引起学生族群学习的兴趣 。
我所创作的“中国风”歌词有相当一部分比较适合拿来作为修辞学教材 。
这里,我将做一个详尽的解释,读者可在欣赏流行歌词的同时,轻松了解到16种修辞法的基本概念,并附以《青花瓷》实例,分享歌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技巧 。
1.感叹:文句的内容除了陈述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情感反应 。
一般常借用叹词、助词,并搭配感叹号,来表现强烈的情感 。
例如在《刀马旦》中,“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 。
”故事中人只身在北大荒中,身寒心更冷,然而一碗热汤,不仅去除生理寒冷,更温暖了一颗孤独的心,因而发出满足的赞叹 。
“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牢牢记下 。
”出现在《千年之恋》中的这句歌词则又是另一种情境的感叹,说明爱情难以得到的思念 。
2.譬喻: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说明或形容抽象的谈话主题 。
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 。
“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的另一事物,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像”之类的连接语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