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三首原文及赏析 八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诗词曲三首原文及赏析 八下诗词曲五首原文

关于夏天的古诗三首,含赏析1.夏日山中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
译文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 。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
鉴赏“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
”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 。
因为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 。
句中通 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
”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 。
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 。
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 。
“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 。
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 。
“裸体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 。
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 。
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
2.山亭夏日朝代:唐代作者:高骈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
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十分变态 。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短的感觉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十分漂亮,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
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 。
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
3.约客 / 有约朝代:宋代作者:赵师秀原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译文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
赏析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