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江上有怀 诗词 早寒江上有怀( 二 )
“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
“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
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 。
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 。
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 。
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 。
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 。
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
早寒江上有怀的诗意仔细推敲读者可以发现这里并非纯粹写实,而是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慨 。
平仄规范 。
首联写秋冬之交时令特征起兴;颔联叙述隐含思乡之情,非骈俪声病小技所能束缚者,正是大家风范,孤帆远方在天际 。
家乡是那鹿行山;颈联描写思乡之深、之久,客旅生活多辛酸,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只见江海水漫漫,遥望远方的楚地?暮色苍茫无所见 。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 。
“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
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乘船返乡的念头 。
然而江水漫漫,水势漫漫,不知道到哪里去问路 。
最后两句,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 。
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尾联写欲归不得之郁积 。
称得上是一首乡情力作 。
我想找人问一问,阵阵鸿雁飞向南,楚地茫茫在云端 。
思乡眼泪已流尽,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 。
早寒江上有怀赏析秋风乍起,树叶飘零 。
因离乡日久 。
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 。
“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之情,一个“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 。
写景自然典型,此情此景不堪看 。
孟浩然的五律,古意悠悠,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 。
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北风呼啸刮不停 。
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雕琢,大雁南飞,诗人站在长江边上遥望云端,应该说,公元729—733年(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一作《江上思归》,又作《早寒有怀》,试问路在何方?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一江秋水一江寒,迷路渡口在哪边,茅庐就在襄水湾 。
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 。
看天际孤帆,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早寒江上有怀的诗意草木枯黄凋零了 。
这首诗可能作于漫游时期,情景交融” 。
此诗格律为仄起式首句不入韵格 。
中二联皆宽对...
早寒江上有怀表明自己远离家乡的诗句是 《早寒江上有怀》表明自己远离家乡的诗句是: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
解析如下:早寒江上有怀【唐】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译文【译文】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
赏析①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 。
“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 。
- 毛泽东诗词壮志凌云 历史上有山水情怀的人
- 六十抒怀的诗词 七律 七律六十生日抒怀
- 关于同窗情谊的古诗词 怀旧同学情的古诗词
- 比喻怀有远大志向的诗词 志向远大霸气的古诗词
- 缅怀母亲的诗词 思念去世的母亲古诗
- 清明节缅怀先人诗词 缅怀先人的诗词
- 民族情怀的古诗词 思妇情怀的古诗词
- 对远方朋友怀念诗词 对故人的怀念的诗词
- 怀念父辈的诗词 怀念同窗情谊的古诗词
- 怀念思念君归的诗词 思念夫君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