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写的画梅花的诗词 现代人写的古诗词精选( 四 )


《早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
《梅花》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 。
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雪梅》(其一)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
香色俱佳 别具一格——谈王安石《梅花》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 。
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 。
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 。
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 。
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 。
“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
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 。
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 。
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 。
“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 。
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 。
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 。
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 。
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 。
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
附:现代人《咏梅诗》 傲骨敢为天下先,不与国色争尊严 。
清香飘溢冰雪里,迎来春色满人间 。
——(上海)张志真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