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河古诗词 描写秦淮河的古诗词( 十 )


而现在 , 作者却用一抹斜晖 , 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 , 按说 , 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 , 抒发作者的感慨了 。
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 , 诸如 , “乌衣巷在何人住 , 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 , 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 , 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 , 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 , 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 , 作者特地指出 , 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 , 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
“旧时”两个字 , 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
“寻常”两个字 , 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
从中 , 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
飞燕形象的设计 , 好像信手拈来 , 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
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 , 明年故复来者 。
其将逝 , 剪爪识之 。
其后果至焉 。
”当然生活中 , 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 。
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 , 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 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 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 , 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 。
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 , 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
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 , 语言浅显 , 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 , 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
〈诗意〉野花在朱雀桥边遍地盛开著 , 乌衣巷口夕阳正在西落 , 映照著失望与凄凉 , 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不复存在 。
过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华宅第人家 , 而如今却已飞到了普通的百姓家中 。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
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 , 但野草丛生 , 夕阳已斜 。
荒凉的景象 , 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 。
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 , 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 用笔尤为曲折 。
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
乌衣巷因何得名? 夫子庙泮池南侧的...
乌衣巷 刘禹锡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满意回答乌衣巷唐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体裁】七言绝句【注释】1.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 , 在文德桥南岸 , 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 , 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 , 都居住在乌衣巷 , 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
入唐后 , 乌衣巷沦为废墟 。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
2.朱雀桥: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横跨秦淮河 。
3.寻常:平常 。
4.旧时:晋代 。
【韵译】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 , 乌衣巷口惟有夕阳斜挂 。
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啊 , 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 。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 。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 而今野草丛生 , 荒凉残照 。
感慨沧海桑田 , 人生多变 。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 , 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 , 美而不俗 。
语虽极浅 , 味却无限 。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 , 便呆 。
盖燕子仍入此堂 , 王谢零落 , 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
如此则感慨无穷 , 用笔极曲 。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 , 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 , 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