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女子诗词 桃花诗词( 六 )


“芳菲尽”与“始盛开”在对比中遥相呼应,表明了作者情感上的转变,即由惜春之悲转为欣喜惊异 。
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意味着这一奇遇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仙境梦幻的世界 。
杜甫对桃花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爱那深红浅红的桃花,又恨那轻薄逐流水的桃花 。
他独步寻春的时候,看到的桃花是非常可爱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桃花是一簇簇的,有的呈深浅,有的则浅红 。
深红,开得热烈,浅红,开得内敛,无论是深红还是浅红,都使人觉得欣喜,于是诗人不知到底是爱深的还是浅的 。
这两句看似描写的乐景,但加上“开无主”三字,就瞬间有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
这些桃花开得正美,只可惜主人已逝,若不是诗人寻春至此,则无人赏识,那是何等的寂寞 。
但无论如此,诗人是爱花的,故诗中也萦绕着欢喜的气氛 。
“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并以选择疑问的语气作结,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而且由己及人,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
但在另一首诗中,他却说“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
在春天的景物里,柳絮应该是最活跃的,而桃花也应该是最艳丽的,也是常人比较喜爱的春天景物之一,可是诗中的柳絮就变得颠狂起来,它无所顾忌,张牙舞爪;桃花也变得轻薄起来,它只知道追逐流水,行为实在是轻佻 。
很明显,诗人是不喜欢柳絮和桃花的,究其原因,是由于诗人郁郁不欢,当时,国难未除,诗人饱尝战乱离别之苦,有家难归,心情既愤慨又悲痛,哪有什么心思欣赏桃花呢 。
对于王维来说,桃花是春天最绚丽的一抹色彩 。
他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红色的桃花,颜色已经足够艳丽,再加上昨日的雨珠,就显得格外动人;翠绿的柳叶在朝烟的笼罩下更加袅娜迷人 。
“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
他在《辋川别业》一诗中写道:“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
”春草翠绿欲滴,在春雨之中显得更加青翠,那颜色几乎要把其他东西染绿了;春水碧绿,水边的桃花开得正红,在碧水的映衬下像燃烧的火一样,十分迷人 。
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设色法,将人人皆知的春草、桃花描写得尤为真是生动,使人如亲眼所见 。
王维是一个画家,他把绚丽的颜料毫不吝惜地给了春草桃花,他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把红与绿渲染得十分醒目 。
其次,草与桃花本是静态景物,作者却使用了“染”、“燃”两个简单的动词,将其描绘得极具动感 。
桃花的这种耀眼的红,在元代姜彧的《浣溪沙》一词中也有反映 。
“两岸桃花烘日出”,两岸的桃花盛开,灼灼耀眼,正好映着鲜红的太阳,好像这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是由桃花烘托而起的 。
这一句极具视觉冲击力,色彩十分浓重,以红日之红来衬桃花之红,真如“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浓艳,营造了一种极其壮美...
想找一些有关桃花的诗歌,参加桃花诗会用的,最好是现代的.谢谢啦.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潭池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花诗 春携连宵雨,桃花次第开 。
花落香碧草,人至疑瑶台 。
夹岸三四里,尽是刘郎栽 。
刘郎倚桃树,佳人带笑来 。
佳人本姓师,相携连理枝 。
貌比桃花艳,态似柳拂丝 。
见郎倚桃树,娇嗔吐言辞 。
“奴无桃花好?奴无桃花姿?见奴何不笑,相携何迟迟?” 郎言花窈窕,人无桃花娇 。
佳人闻言怒,折花向郎抛 。
“花若比人好,与花度良宵!” 郎颜羞惭色,相扶携手摇 。
玉手忽抽去,佳人不言语 。
桃花最夭斜,发在水急处 。
且伸削葱手,且跨凌波步 。
不知苍苔滑,一霎水中赴 。
桃花水中漂,佳人水中舞 。
刘郎惧且惊,拾与桃枝迎 。
佳人共桃花,随水俱飘零 。
郎恨无水性,忙发呼救声 。
此地本偏僻,村人不能听 。
郎急返村头,遇人苦哀求 。
同至桃花处,唯见碧水流 。
桃花离桃树,桃花水上浮 。
佳人何处去,伴与桃花休 。
郎泪桃花落,哀哀不能收 。
本以桃花傲,今以桃花仇 。
从此不栽桃,不复结鸾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