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诗词鉴赏 三国演义诗词评价( 四 )


他深知董贼倒行逆施,残暴不仁,天下人皆痛恨,这样的政权是没有前途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也,曹操深明此道 。
曹操日后在群雄中崛起,广招贤能,善用人才是他非常重要的一招 。
在官渡之战僵持之际,曹操的求才若渴之心表露无遗 。
敌将许攸来曹营,曹操连衣履都来不及整理好,就赶忙相迎,使许攸感动至极而降服:用曹操的话来说,这叫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 这也正说明曹操用人三昧 。
还有, 曹操在处理于禁和夏侯敦的矛盾时,没有偏袒父系的亲属夏侯氏,而是以大局为重,铁面无私地支持于将军 。
这样,达至最大限度的上下一心方是成就大业的可靠保证 。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帐下文有荀攸、荀彧、郭嘉;武有曹仁、典韦、夏侯敦,所以曹操才能在三分天下中稳占一席之地 。
然而有些人认为刘备在用人比曹操更胜一筹,我对此不以为然 。
刘备,虽然麾下也是名将如云,甚至拥有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的人物,但却又充斥了小圈子、小人格主义 。
然而关羽公然违抗军令“义释曹操”,却不受正法;张飞嗜酒生事,被吕布趁火打劫,夺走徐州,仍可泰然自若 。
把桃源结义的“哥们情结”凌驾于政治形势的大氛围之上,而最后竟然发展到个人复仇主义,违背了“联吴抗魏”这一重大而正确的政治策略,大举伐吴,遭到了火烧连营的灭顶之灾,使蜀国元气大伤而走向没落 。
曹操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人物,在具有雄才大略的同时,也充分表露出敏感、脆弱、孤傲、甚至善妒、多疑的人性弱点 。
因此评价曹操这样的多元性格的人物,我们必须倍加注意 。
曹操献刀谋董卓,事败后投奔其父之义兄吕伯奢,疑其害己,杀其全家,并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
”此言一出,曹操从此恶名远扬 。
董承谋反,结果是自身不保,董贵妃也牵连处死 。
弥衡裸身骂曹贼,曹操借势上演了一场借刀杀人的好戏 。
杨修妄猜曹心,曹操亦以动摇军心这个莫须有之罪杀之……这等举不完的例子尽显曹操多疑、妒才、残忍的一面 。
可是,细细推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身处乱世之中,曹操怀治世之大才,另能图一番大业 。
倘栽倒在如吕伯奢此小人物中,岂不枉了天作之才?再且,身处庙堂之高的封建统治者其内心其实都是虚得很,他们害怕别人挑战自己的地位,容不得比弥衡、杨修等人公然犯上,而必须杀之而后快 。
因此曹操必须事事留神,多作心眼,多耍手段 。
曹操取得其成功,自有其出众之处 。
无论什么人怎么评论他的过错,我还是会以一家之言为其说句:这就是他成就大人格大事业的必要牺牲——虽然我是绝不会追随其足迹的 。
三国演义结尾诗词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 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 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
楼桑玄德本皇孙, 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 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受禅台前云雾起, 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有关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和赏析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给人的感觉总是仁厚而少智,所以他在“天时、地理、人和”中占据“人和”,其实不然,真正来说他的心计一点也不亚于他人 。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则精段中看出:精段一: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 。
云下马伏地而泣 。
玄德亦泣 。
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 。
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