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田园诗词 描写春季田园的诗句( 五 )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
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
邻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 。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有哪些?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 。
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 。
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 。
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 。
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 。
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 。
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 。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
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
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 。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