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本应的诗词 含蓄表达爱意的古诗词

含本应的诗词 含蓄表达爱意的古诗词

含性的诗词 《西江月·我性入诸佛性》年代: 宋 作者: 张伯端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 。
亭亭蟾影照寒泉 。
一月千潭普现 。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 。
高低不约信方圆 。
说甚短长深浅 。
《戏题龙眠马性图》年代: 宋 作者: 楼钥狗子已知无佛性,马又何曾有性来 。
伯乐若来休着眼,任它骐骥混驽骀 。
诗词定义:诗,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共鸣 。
诗能够自成一格,也能与其他艺术相结合,如诗剧、圣诗、歌词或散文诗,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
“诗”根源于简洁、有力地想像觉察,或与经验、想法、情绪反应作联想,将意义、意识和潜意识的表现、象征化、正式或非正式的式样、声音和韵律等以某种规则加以重组安排 。
这种文学类型包含叙述性、戏剧性、讽刺性、训诫式、情色和个人形式 。
诗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 。
早期企图界定诗歌的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主要聚焦于修辞以及戏剧、歌曲与喜剧中措辞的运用 。
含月的诗句 更深月色半人家 。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2,牵牛不负轭 。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李商隐26 。
长风几万里 。
举头望明月,不知秋思落谁家,高举振六翮 。
今年八月十五夜、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弃我如遗迹,时节忽复易,凉飚夺炎热、会挽雕弓如满月 。
摩天咿哑冰轮转,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长河渐落晓星沉,促织鸣东壁,叹息未应闲 。
不念携手好,北斗阑干南斗斜 。
二,团团似明月、可怜九月初三夜,况是清秋仙府间,冷露无声湿桂花,吹度玉门关,玲珑望秋月 。
乐奏广寒声细细,苍茫云海间,曲江池畔杏园边 。
高楼当此夜 。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6 。
偶然一阵香风起 。
昨风一吹无人会 。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4,湓浦沙头水馆前、举头望明月,胡窥青海湾、却下水晶帘,天高地平千万里,斧柯丹桂响叮叮 。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
李白8 。
3 。
少君引我升玉坛,苍茫云海间 。
弃捐箧笥中,此时立在最高山,低头思故乡,碧海青天夜夜心 。
群动悠然一顾中,北斗阑干南斗斜,玄鸟逝安适、 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对影成三人?2 。
裁为合欢扇 。
由来征战地 。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
24 。
今夜月明入尽望,捣药叮咚玉杵鸣,吹落嫦娥笑语声 。
出入君怀袖 。
戍客望边邑 。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20 。
良无盘石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 。
秋蝉鸣树间,盖竹柏影也,依楼听月最分明,山上长松山下水、明月出天山,低头思故乡 。
白露沾野草 。
碧虚无云风不起,礼空遥请真仙官 。
玉衡指孟冬 。
今夜偏知春气暖 。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
汉下白登道 。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