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字如其人的诗词 描述女人私处的诗词( 四 )


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
练习:春眠不觉晓,(xiǎo)处处闻啼鸟 。
(niǎo)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shǎo)分析:晓、鸟、少字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ǎo”,而第二句中“声”字没有押韵 。
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
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 。
4.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
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
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
例如: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去深处有人家(jiā)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x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 。
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 。
又如:江面曲[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ī) 。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 。
在这首诗里,“朝”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的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 。
如果按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象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 。
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 。
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仿照韵书押韵,也是较合理的 。
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 。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 。
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
三、现代诗歌古人的诗都是依照韵书来写的 。
但由于岁月久远,今古语音变化较大,再按古人的韵书来写诗,就变得不再合适了,而且弄不好,会造成别扭的感觉 。
所以我们今天写诗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 。
现代押韵一般不考虑声母、声调和韵头,也不要求韵腹、韵尾完全相同,在韵的归并上,相同、相近的韵母经常可以一起押韵,可归为一个韵 。
例如:像园中的韭菜,不要割,(e)/让它绿绿地长着(e)/像谷底的泉水,不要断,/让它淡淡地淌着(e)/像枝头的青果,不要摘,/让它静静地挂着(e)/也许,人总有那么一点,/想忘又不能忘,想说又不能说(uo)/像怯光的蝙蝠,/扇翅于黄昏的角落 。
(uo)e同uo发音相近,可以押韵 。
四、十三辙与十八韵辙也是韵的意思,将同韵的字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一个一个的韵,宋代的《广...
描写人的诗句醒来只隔数百年,我自面壁空长啸 。
高谈霸业伟烈在 。
大展经纶补天手 。
万里江山皆风火,未见长城万里长 。
梦里两人常相见,冰山高处万里霞 。
一声长叹一声雷 。
不畏腥风吹血雨?一剪寒梅凌天涯,天下英雄不胜悲 。
他年若有凯旋日,字字落地皆生辉 。
谁道三冬无春色 。
诗情弛骋大江北,直向云天逞英豪,杀尽世间狼与豺,十年胸中尽怒潮,悲向苍天呼斜阳 。
狂笑惊散四方客 。
15.汩 罗 江初闻新作已忘归 。
一腔豪气贯日月?揭天掀地慰生平,农夫叹绝忘桑麻,画意纵横大江南,豪歌一曲万里晴 。
古筝哀奏清秋节 。
2.春山伴路图欲往何处觅雅训?巍巍昆仑皆惊愤 。
风里鲲鹏欺大鸟,雨中雏燕竞轻俊 。
今朝我欲乘风去,大展雄才高万仞 。
横扫天下邪与恶,一泻君子千古恨 。
3.雪岳读书图圣书万卷任纵横 。
忽闻豪杰为贼屈 。
仙客对此欲归俗 。
但使此身能报国 。
流芳千载任风雪,难赋豪情祭乌台,万民齐声叹良才,怒涛顿从胆边生,大怒偏向虎山行 。
6.瑶台曲青山未老头先白,寒催游子上瑶台 。
路隘沟深松悠悠,碎珠溅玉梦里来 。
凌空缥缈一飞影,山寺高僧俱惊骇,急奏晨钟壮行色,高诵佛号助英才 。
7.苏武牧羊图塞外极目望故乡,天公不怒而自威,疑是长虹化雄鹰 。
大气大势大手笔,铁人无泪亦凄惶,激扬神鞭驱雷公,是我卷土又重来,天涯何处不苏杭,大仁大义大风范 。
14.大树风号图抑郁十年栋梁倾,思潮如涌笔如飞,苍天为我起东风,常觉心源极有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