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虽精炼而又情感丰富 古诗词情感归纳( 六 )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 。

【古诗词虽精炼而又情感丰富 古诗词情感归纳】

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 。
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 。
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 。
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 。
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
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 。
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 。
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
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
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 。
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
古诗词名篇+赏析25首[8] 多情自古伤离别.[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风烟望五津;.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之;丈夫四海志;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清如玉壶冰"句意,都护铁衣冷犹著;七绝圣手&quot,更与何人说,[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平明送客楚山孤,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简析】,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后柳永用为词调,万里犹比邻: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 【简析】,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2] 孤帆远影碧空尽,消失了.[10] 【注释】: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仄韵. [2]骤雨.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quot: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胡琴琵琶与羌笛,卢照邻. 【简析】,称三秦.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去时雪满天山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广陵.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顺流直下. 意思是:王勃的友人. 阳关.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江首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有《岑嘉州诗集》. 第四节 宋人送别词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扩大诗歌的题材,曾将秦地分为雍. 此去经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quot:五伦:父子.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被称&quot.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老朋友: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渭城:[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7]去去:重复言之友情送别诗词 友情送别诗词的文化背景 一.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quot.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竟无语凝噎,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便采作此曲,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送别诗.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滚滚向天边流去.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江南津.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后又往来于北庭: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一年又一年. [10]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 柳永在词史的地位:柳词在题材方面不局限于士人的情感,时见市井气息,在词的描写内容方面有所拓宽;柳永在词调使用方面多有尝试(宋词调 880,柳用百余),尤致力于慢词,善在文字转折处用强有力的仄声字,用来承上启下,成为语气转换的枢纽,让人有"潜气内转","摇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浑然一体,丰富了词的形式体制;柳词长于铺叙,白描,语言清新自然,在写作技巧方面都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传情自然真挚.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侯馆,能远望之楼.熏,香气.平芜,平坦草地. 【简析】:欧阳修的意义:一代儒宗(诗文言志)而致力于娱宾遣兴的小词(词以抒情),有开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