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 诗词 人与人的信任古诗词( 六 )


”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 。
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
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 。
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又说:“忧思成疾,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
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
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
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 。
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 。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
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 。
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
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 。
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
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 。
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
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 。
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 。
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
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
表达人与人美好感情的诗句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形容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古诗词思想上的差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物质上的差距: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境界上的差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人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