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的古诗词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 五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 。
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等,《贺新郎》(陈同甫自东阳来过年)、《摸鱼儿》(淳熙已亥)等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
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 。
名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
原名三变,字景庄 。
后改名永,字耆卿 。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
有《乐章集》 。
雨霖铃 (寒蝉凄切)、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海潮 (东南形胜)、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醉花阴》(薄雾浓云消永昼) 。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 。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768-824)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 。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柳柳州,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
《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
自称庐陵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 。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 。
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等 。
抒情、叙事散文,《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丰乐亭记》、《醉翁亭记》 。
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
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
著有《嘉佑集》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 。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 。
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
王安石(1021-...
关于秋天的古诗野旷天低树,兴是清秋发: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百年多病独登台 。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万户捣衣声,玉兔银蟾远不知 。
时见归村人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
谁念北楼上 。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莲动下渔舟,明月明年何处看 。
随意春芳歇,日暮客愁新 。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
谁人陇外久征戍 。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王孙自可留 。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沙行渡头歇,江清月近人,良人罢远征?何处庭前新别离,轻罗已薄未更衣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