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夫亡子的诗词 天定亡者丧礼板甲

丧夫亡子的诗词 天定亡者丧礼板甲

红楼梦太虚幻境里面的那些诗词分别描写的谁十二钗判词林黛玉 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1]画:两株枯木(二木为林 , 指林黛玉) ,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 又有一堆雪 , 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 , 堪怜咏絮才 。
玉带林中挂 , 金簪雪里埋 。
花相:黛玉—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宝钗—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品注释: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 事 。
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 , 称为具有“停机德” , 这里是赞叹宝钗 。
“咏絮才”源自才女谢道韫 。
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 , 俄而大雪骤下 , 谢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
”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
”后人用“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 , 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
“玉带林中挂” , 倒过来是指“林黛玉” 。
美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 , 沦落到挂在枯木上 , 是黛玉才金陵十二钗邮票(12张)情被忽视 , 对封建制度叛逆 , 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 。
“金簪雪里埋” , 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 , 被埋在雪里 , 也是不得其所 , 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
(还有另一种理解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两句的暗示是指林黛玉和薛宝钗 。
但有另一种看法:这两句 暗示林黛玉最后的结局是用自己所系腰带自缢身亡 , 吊死在她葬过花的桃花树林中 。
而薛宝钗在“四大家族”衰败之后 , 为求生存 , 沦为乞丐 , 最后的结局是葬身于暴风雪中 。
【注:古时多用“玉”字多形容女子及女子所用之物如:玉体、玉袖等 , 所以在这里玉带是指林黛玉所系腰带 。
】)贾元春 画:一张弓(为“宫”的谐音) , 弓上挂着香橼(“元”的谐音)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 , 榴花开尽照宫闱 。
三春争及初春景 , 虎兔(兕)相逢大梦归 。
象征物:炮竹(能使妖魔胆尽摧 , 身如束帛气如雷 。
一声震得人方恐 , 回首相看已成灰) 作品注释: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 , 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 , 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 “终无意趣” 。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 , 直至贤德贵妃 , 荣耀一时 。
古代宫廷花园多种石榴 , 取石榴多子之意 , 寓意宗门人丁兴旺 , 香火永继 。
据红楼专家讲 , 贾元春应该是在怀孕的之后受到皇铁通版金陵十二钗(12张)帝较多好感和宠幸 。
其腹中子估计没有出生就夭折了 。
在外人看来 ,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 , 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 , 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 , 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
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 , 探春 , 惜春;“初春”寓指元春 , 这句意思是说迎春 , 探春 , 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 , 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 , 又是兔年的开始 , 所以说“虎兔相逢” , 兔被虎吃掉了 , 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 。
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 还有一个版本是“虎兕相逢大梦归” 。
“虎”和“兕”皆为争权的猛兽 , 在文中寓意着两种势力的相争 , 贾元春很可能就是这场政治斗争的一个牺牲品 。
贾探春 画:两个人放风筝 , 一片大海 , 一只大船 , 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
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 , 生于末世运偏消 。
清明涕泣江边望 , 千里东风一梦遥! 花相: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 象征物:风筝(阶下儿童仰面时 , 清明妆点最堪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