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崇祯皇帝的诗词 讲崇祯皇帝的电视剧

写崇祯皇帝的诗词 讲崇祯皇帝的电视剧

评价崇祯皇帝的诗词名句有哪些?1、 屈大均的《燕京述哀》其一,作于清初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
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殇; 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 意思: 先帝长期天不亮就穿衣服 为了国家忧虑操劳 (意思是说先帝勤政爱民) 身死社稷来回应为国捐躯的将士 批着头发去见太祖高皇帝 (描述先帝殉国时的情景) 风雨甚至遮住了先帝魂魄升天的路 大好河山上都是为国而死的烈士 (写山河大地在满人蹂躏之下,血雨腥风的惨相) 先帝在御袍上留下血诏 我大明百姓想起来都哀痛不已 (表达人民对于先皇的崇敬以哀痛) 2、李自成的《登极诏》: 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 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
意思:阁下其实并不是昏庸不明之人,奈何孤身而立,身边到处都是只吃饭的福胆弟感郗啡甸拾鼎浆人;大臣们都在顾着自己的私利,而到处结党谋私,忠于阁下的人几乎都没有了! 崇祯是个亡国皇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奇怪的是,他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亡国之君 。
且看看历史上有名的几个亡国之君 。
汉末的汉献帝,软弱无能 。
陈后主陈叔宝,是个荒淫无耻有了名的皇帝 。
隋炀帝杨广,不说了,暴君的名气可与秦始皇并列 。
南唐后主李煜,长于妇人之手,几曾识过干戈?虽有一手的好词,却是以三千里江山为代价,最后做了违命候,连个小周后都保不住,生日都过不了 。
北宋二帝,徽宗与李煜差不离 。
这些人在历史上,是骂名多于同情(李煜因词而幸免) 。
但崇祯不一样 。
先看看造了他十几年反的李自成是怎么形容他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
”(《登极诏》)李自成是在明朝统治下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与崇祯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这段却说的客气之极,分明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文雅说法 。
连李自成都是这样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
清张廷玉在《明史.流贼传》中这样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 。
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事实上,明朝早在崇祯帝即位之前,就已名存实亡了 。
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真是没一个说的过去的,有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欢做木匠的皇帝,有替自己亲爹妈争名分而与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有喜欢封自己做什么将军、什么侯的皇帝,有喜欢自己乳母的皇帝,有死于红丸的皇帝,有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妇女的皇帝,真是一蹋胡涂到了极致,整个二十五史,没有这么胡闹的朝代 。
而且,明朝自始至终,外有边患,蒙古、瓦剌、满州相继而起,战事纷纷 。
内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刘瑾、谷大用、魏宗贤、王承恩,相继把持朝政,而且自从有了奸宦的擅权,就有了阉党与朝党之间的党争,正邪之争、门户之见,都使朝政内耗于此 。
所以崇祯帝即位时,明朝已是风雨飘摇了 。
这样的国家接了手,已无机会可言 。
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没有学他的祖先们,登基伊始,他就体现了他高出明朝皇帝的地方 。
一是果断,二是勤政 。
天启七年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 。
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缢死 。
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伏诛 。
崇祯元年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 。
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 。
崇祯二年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
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 。
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仿佛看到了明朝的希望 。
(但是他随后又继续宠信宦官王承恩,和以前的皇帝犯了同样的错) 。
至于他的勤政,《明史.本记第二十四》中云:“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 。
”而且,从崇祯的诸多举措来看,他也是想有为的,他在位十七年,动辄下《罪已诏》来安抚民心,所用之言都极尽自责之能事 。
如在十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上,皇帝是如此说的 。
“ ……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 。
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