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诗词 关于玩耍的诗词( 三 )


已而夕阳在山,林壑尤美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似也恨,行者休於树 。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晦明变化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
山行六七里 。
归来也 。
湖上风来波浩渺,寒梅点缀琼枝腻,颓乎其中者?山之僧智仙也 。
名之者谁 。
其西南诸峰,后者应,前者呼,而年又最高;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暮而归,香脸半开娇旖旎 。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造化可能偏有意,众宾欢也 。
苍颜白发,此花不与群花比...
牡丹亭中所用到的诗词 汤显祖是明代最杰出的戏曲作家 ,他的戏曲代表作《 牡丹亭》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
对这部作品 ,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 ,得意处唯在《牡丹》”(王思任《牡丹亭叙》)与他同时代的沈德符亦云 :“《牡丹亭梦》一出 ,家传户诵 ,几令《西厢》减价”(《顾曲杂言》)可见 ,《牡丹亭》在当时就有巨大的影响 。
《牡丹亭》取得如此之大的艺术成就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就是大量引用、化用古典诗词 ,这对描写景物 ,刻划人物形象 ,推动剧情发展 ,增强作品语言的抒情性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牡丹亭》所引用的古典诗词的时代跨度比较长 ,自先秦两汉 ,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至宋金元明 ,汤显祖之前各个朝代的诗词都有引用 ,而以唐代最多 。
这些诗词涉及的诗人也比较广 ,既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一流诗人 ,也有曹植、柳永、 李商隐、周邦彦等杰出诗人 ,还有张祜、许浑、赵孟 等著名诗人 ,其中被引用诗作最多的诗人是杜甫 。
所引诗词种类比较多 ,既有乐府民歌、民谣谚语 ,也有元杂剧剧诗 ,还有无名氏诗作 。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 ,往往将剧中人物与古典诗歌或诗人联系起来 ,构成一种对应关系 。
杜丽娘父亲杜宝是“西蜀名儒 ,南安太守” ,他“表字子充 ,乃唐朝杜子美之后 。
”杜宝从姓到名都与大诗人杜甫有联系 ,同姓“杜” ,一“子美” ,一“子充” ,也都是一个字的名 ,一“甫”一“宝” 。
杜甫曾在四川生活多年 ,杜宝也有“流落巴蜀”的经历 。
杜丽娘母亲和诗人曹丕、植兄弟有关系 ,在《训女》一出中 ,杜宝云 :“内有夫人甄氏 ,乃魏朝甄皇后嫡派 。
”他说的甄皇后即指魏文帝曹丕的夫人甄氏 ;杜丽娘母亲也说自己是“甄妃洛浦” 。
男主角柳梦梅与柳宗元有关系 。
柳宗元被人称为“柳河东” ,而柳生也是“河东旧族” ,并指明柳生“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 。
”一些次要人物也与诗人有关系 ,如柳生的朋友韩子才和仆人郭橐驼孙 ,韩子才是“唐韩退之”之孙 ,“韩退之”即诗人兼古文家韩愈 ;从上面的叙述看 ,《牡丹亭》将剧中主要、次要人物都与诗人联系在一起 ,或姓氏名字相似 ,或生活事迹类同 ,汤显祖把它们连接起来 ,有的甚至有些牵强 ,显得虚虚实实 ,甚至模糊不清 ,但这正是作为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读者不仅不觉得附会 ,相反 ,还觉得更加真实可信 ,增强了人物的历史感 。
在剧情发展上 ,引用、化用古典诗词的作用更加明显和重要 。
柳梦梅上场时 ,用了“门前梅柳烂春晖”(张窈窕 )来写他的年轻而有活力 。
“梅柳”与柳生姓名暗合 ,“烂春晖” ,一个“烂”字 ,写出他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
杜宝为官清正 ,年过五旬却膝下无子 ,用苗发诗“伯道暮年无嗣子”来描写最合适不过 。
为了教育好女儿 ,以便日后知书知礼 ,杜宝请了陈最良作塾师 ,这位老先生“灯窗苦吟” ,虽然“观场十五次” ,但终因“考居劣等停廪” ,“兼且两年失馆 ,衣食单薄” ,如今“年可六旬”的他 ,“谁睬髭须白似银 ?”(曹唐 )当柳梦梅穷困潦倒 ,衣食无着时 ,心里是“应念愁中恨索居”(段成式 )杜丽娘整天在闺房里 ,父母亲严加管束 ,六十岁的陈老先生是她可接触的惟一男性 ,她的心里有“无限春愁莫相问”(赵嘏 )的烦闷 ,毕竟是及箅的年龄了 。
她去花园游玩甚至也被认为是出格的事情 。
有一次 ,趁着父亲“日暮不辞停五马”(羊土谔 )去下乡劝农的时候 ,她才和春香溜到花园 ,这里真是“东郊风物正薰馨”(崔日用 ) ,看到如许美丽景致 ,联想到自己还孤身一人 ,便有“回首东风一断肠”(韦庄 )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