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与历史事件 中兴事件 古诗词( 八 )


古诗词或历史故事里出现过的南京地名,请附出处\原地名和现地名 都”,是一座名闻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以诗言志,兴怀感物,将南京的一点一滴尽入诗中 。
且不说气势雄伟、龙蟠虎踞的钟山、长江,壮美秀丽的的六朝石刻,壮观宏大的明城垣,即便是古巷小境、寻常巷陌,说不定都可以在古诗词中寻到它的痕迹呢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唐诗人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一千三百多年后,南京依然保留留有乌衣巷和朱雀桥的地名 。
同样,秦淮、石头城、台城、桃叶渡、凤凰台……这些古迹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供我们寻觅历史的踪迹,品味古城的变迁,追溯文化的源流,发思古之幽情 。


[桃叶歌] 东晋--王献之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



桃叶渡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 。
桃叶渡之名的由来,要追溯到东晋时代 。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住淮水南乌衣巷内,他常在这里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他有一首《 桃叶歌》,其中所说的渡,即桃叶渡,当时因秦淮河上已设浮航(东城航),献之迎接 桃叶无需用船 。
六朝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揽胜对渡赋诗 。
随着秦淮风光带的建设,“ 桃叶临渡”这一景点已再现游人眼前 。
[地址]位于淮清桥边,十里秦淮与古表溪水道合流处 。
今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 。
(吴敬梓故居内,桃叶渡8号)[线路]夫子庙风景区,4路,7路,40路,44路,49路,304路,夫子庙站 。
[长干行] 唐---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
郎骑竹马来,绕订弄表梅 。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



长干里《建康实录》中记载:古代南京人,称“山陇之间曰‘干’,建业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庶民杂居 。
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里名 。
小长干,在瓦宫南巷,西头出江”“金陵南郭群山环之,而雨花峰为最大,其脊曰石子冈,即古之大长干也 。
稍西曰小长干,吴立大市,晋瓦宫寺适当其地 。
”长干里地势高亢,雨花台陈于前,秦淮河卫其后,大江护其西,又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秦、汉、六朝时期,长干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 。
[地址]长干里是南京古代著名的地名,遗址在今内秦淮河以南至雨花台以北,雨花台到长干桥一带 。
[线路]游2路、2路、16路、26路、33路、49路、802路、814路、816路、新善线、新九线,中华门内或雨花路站 。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之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白鹭洲与凤凰台白鹭洲原为古代靠秦淮河口的一个沙洲 。
后江流改道,白鹭洲与陆地相连 。
现在的白鹭洲公园紧邻夫子庙,历史上称为徐太博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五徐达王府的东花园 。
东园定名为白鹭洲,始于民国初年,其原因在于湖中有洲,四面环水,洲边多植芦苇,秋日时有水鸟白鹭飞来,与原长江边的白鹭洲相像,墨客骚人在此观景畅饮时,为了让名园平添诗情画意,故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名之曰“白鹭州” 。
凤凰台位于城内西南隅的一座山岗上,其遗址就在现今花露北岗一带 。
建于南北朝刘宋暑期 。
相传有凤凰翔集于此,因筑台而称凤凰台 。
由于凤凰台是六朝胜迹,为历代文人墨客悼古吟咏之所,特别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还登凤凰台,抒发历史的慨叹 。
从此,凤凰台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在六朝胜迹中闪烁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