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 诗词 中卫市( 二 )


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诗句不到黄河心不死 黄河百害 , 惟富一套不到黄河心不死 , 不撞南墙不回头 有关黄河的成语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 ,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 , 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句谚语用来比喻那些行事倔强固执的人 。
它最早肯定是起源于黄河岸边的村落 , 地理区域性非常强 , 而后随着人员迁移和文化交流而流传到其他非黄河流域地区 , 得到了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一句人们熟知的谚语 , 说明受冤枉后的无奈 。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 这句谚语指的是黄河水浇灌了宁夏平原的大片农田 , 使之物产丰美 , 人杰地灵 。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 宁夏开始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 , 在黄河沿岸的中卫县、青铜峡、银川市和石嘴山等地相继推出黄河漂流、沙漠探险、沙湖观鸟和农业观光等十余项特色生态旅游项目 , 使六大景区的旅游收入达到宁夏旅游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二 。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 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
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 , 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 , 是一个石岛 , 人称"砥柱石" , 或"中流砥柱" 。
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 , 冲到砥柱石前 , 形成急速的漩涡 , 分成两股流开 , 离开三门峡谷 , 场景惊心动魄 。
过去黄河水运发达 , 曾为航船要道 。
但在三门峡段 , 常有触礁者 。
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 。
后船每行至此 , 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 。
传说中的砥柱石 , 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 , 在船夫们的眼中 , 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 。
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 , 意即要航朝它驶来 。
船只要朝它驶来 , 眼看要撞上时 , 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 , 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 , 十分神奇 诗句: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黄河远上白云间 ,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落尽走东海 , 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关于枸杞的诗词恶树杜甫独绕虚齐径 , 常持小斧柯 。
幽阴成颇杂 , 恶木剪还多 。
枸杞因吾有 , 鸡栖奈汝何 。
方知不材者 , 生长漫婆娑 。
枸杞井刘禹锡僧房药树依寒井 , 井有清泉药有灵 。
翠黛叶生笼石(上“秋”下“瓦”音同“皱”) , 殷红子熟照铜瓶 。
枝繁本是仙人杖 , 根老能成瑞犬形 。
上品功能甘露味 , 还知一勺可延龄 。
枸杞苏轼神药不自闭 , 罗生满山泽 。
日有牛羊忧 , 岁有少火厄 。
越俗不好事 , 过眼等茨棘 。
青荑村自长 , 绛珠烂莫摘 。
短篱护新植 , 紫笋生卧节 。
根茎与花实 , 收拾无弃物 。
大将玄吾鬓 , 小则饷我客 。
似闻朱明涧 , 中有千岁质 。
灵庞或夜吠 , 可见不可索 。
仙人倘许我 , 借杖扶衰疾 。
竹枝词(之四、五)黄恩赐六月杞园树树红 , 宁安药果擅寰中 。
千钱一斗矜时价 , 绝胜瘐田岁早丰 。
亲串相遗各用情 , 年年果实喜秋成 。
永康酒枣连瓶送 , 蒸枣枣园夙擅名 。
黄恩赐 , 字素俺 , 云南永北府(今永胜县)人 。
乾隆十七年(1725年)进士 , 二十一年(1756年)任宁夏中卫知县 。
在任期间 , 编修《中卫县志》 。
秋征肖如薰新秋呈霁色 , 塞草正在茸 。
杞树珊瑚果 , 兰山翡翠峰 。
山郊分虎旅 , 乘障息狼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