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如反掌的改变

【易如反掌的改变】易如反掌的改变
文章图片

每次开关家里的洗漱间房门,门锁总要发出“吱嘎、吱嘎”的刺耳声,夜间只要有一个人起来开门关门,其他人就会被吵醒 。自己曾察看了好几次,感觉是锁心机械摩擦产生的声音,想叫商家来修理,却由于装修时日已久而不知找谁 。后来,实在忍受不了那种声音,便将耳朵贴在门锁上仔细听辨,发觉声音是从锁闩头上发出的,于是试着往上面涂了一点食用油,结果刺耳声遽然间彻底消失了!
久久困扰一家人的难题,居然如此容易地被解决了 。仔细想想,此类事情其实随处可见——许多看似错综复杂、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起来往往只需举手之劳,犹如反掌之易——小到生活琐事,大到科学发明,莫不如此 。譬如,贝尔发明电话之前,就有包括爱迪生、格雷和雷斯等人在内的许多发明家已在研究电话并十分接近成功了,但最后的成功却唯独降临在贝尔身上 。原因很简单:贝尔在物理实验中将一个旋钮多转了几圈,正是这多转的几圈,顿然使间歇电流转变成等幅电流,一个改写世界文明的伟大发明就此诞生了 。上世纪80年代,有位做豆腐的农民发明了一台“豆腐切割机”,曾被当地媒体广为宣传 。所谓“豆腐切割机”,其实只是在有动力控制的机械臂上安装了一个铁片做成的格网而已,用这个网格照着整箱豆腐切下去,便有了一块块小豆腐……很多人总是觉得发明创造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可等到别人出来成果时,他却说这么简单,谁不会呀!是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极其简单、人人都会,可偏偏许多人没有想到或者不敢去想、不会去想 。这就是发明创造的独特魅力 。
然而,许多看似解决起来易如反掌的事情,解决之前却往往要经受长时间的冥思苦想,不知付出了多少智慧,穷尽了多少谋略 。个中原因就在于,人们面对问题时极易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和思维定式的束縛,总是爱用常规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结果每每难有改变和创造 。相传,古波斯的戈蒂亚斯王系了一个结,名叫“戈蒂恩结” 。他声称,谁能解开此结,就有能力统治整个小亚细亚 。当时许多人踊跃尝试,可谁也未能解开 。很多年之后,亚历山大大帝看到此结,他略一观察和思索,便拔出佩剑,将这个结砍为两段 。长久困扰人们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被“解”开了 。用剑砍结,无人不会,可偏偏大家都没有想到 。亚历山大大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像常人那样用手“死解”,而是独辟蹊径、反常思维,跳出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规,把结和设置这个结的用意联系起来分析,看到这是一个用常规手法根本无法解开的“死结”,从而找到解开它的唯一办法——砍断 。其实,历史和现实都在反复昭示这样一个真理:走出某些习惯思维的泥潭,常常能找到一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芳草地;打破某些常规思维的束缚,往往能开辟一个别有洞天的新世界 。易如反掌的改变与创造,就在创新思维火花的一闪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