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后最好的心态:顺境不狂,逆境不伤

40岁以后最好的心态:顺境不狂,逆境不伤
文章图片

我们不能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活着 。
曾经,国内掀起一股“沈从文热”,许多人慕名前来拜访沈从文 。
尽管拜访者、来信者殷勤有礼,沈从文却说:
“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我不希望在报刊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
在他看来,人到了一定年纪,便无须执着于名利得失了 。
言辞之间,多了几分经时光打磨过的谦卑和甘于淡泊的超然 。
古语有言,顺境能节制,逆境方坚韧;智者不以境役心,要以心制境 。
人生起伏,世事多变 。
不因顺境故步自封,不因逆境一蹶不振,才是中年最好的心态 。
01
顺境不狂 。
清代山阴金先生说过:“为人行事勿猖狂,祸福渊潜各自当 。”
做人做事切忌太过张扬,旦夕祸福都得自己去承受 。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低调 。
有一次,他的家人准备在老家新建一座房子,弟弟连夜派人将图纸送到曾国藩手中 。
曾国藩一看,就觉得这房子太过气派,这样一座房子矗立在一众民房之中,无异于鹤立鸡群,这不招人嫉恨吗?
他立刻将“洋房”改成小房子,并一再嘱咐弟弟要按照修改后的图纸建房,行事不可高调 。
《白鹿原》里说:“凡遇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头了后面就有祸事 。”
人到中年,当以修身为要 。
是花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是虎自有威,何须到处嚷 。
要想一生平顺,最好能谨言慎行、谦卑低调 。
唐代诗人章孝标考中进士后,志得意满 。
他从长安回扬州的途中,写诗向朋友李绅炫耀“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 。
形容中举后的自己就像被镀了金身般,让世人刮目相看 。
李绅读毕,毫不客气地写下了一首《答章孝标》回应:“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
劝诫他莫要张扬过度,十年寒窗苦读才一朝得中,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而非四处宣扬自己 。
章孝标读过李绅的诗后,有些自惭形秽,特意登门拜谢 。
自此以后,章孝标在官场虚怀若谷,赢得无数赞誉 。
年轻时,我们取得一点成绩就容易忘乎所以,把优越感写在脸上 。
中年以后才知道,优秀的人温润如玉,光华敛于内而不形于外 。
他们深知,唯有贵而不显,华而不炫,低调谦卑,方能长久地稳居于天地间 。
40岁以后最好的心态:顺境不狂,逆境不伤
文章图片

02
逆境不伤 。
杭州灵隐寺有这样一副对联,颇有深意: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
人到中年,与生活交手多年,越来越明白:世间之事,难以事事如愿 。唯有难中坚守,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