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最触动灵魂的6句话,读懂治愈一生( 二 )


他上一个摆渡的人叫乔纳斯,是二战时的德国纳粹士兵,还在臭名昭著的波兰集中营做看守 。
迪伦对纳粹相当厌恶,便质问崔斯坦,为什么连这样的人你还要给他做向导 。
崔斯坦却说,乔纳斯死时才18岁,他生性善良,在父亲威逼之下,不得已参了军 。
即便在集中营,他也见不得卫兵们殴打、迫害犹太人 。
可他无法逃离军营,更不敢违抗军令,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 。
直到一天,长官下令让他枪毙一个无辜的老人 。
他非但不肯出手,还想恳求长官饶恕老人 。
长官听了后,没有理睬他,直接自己开了枪 。
老人死后,乔纳斯来不及感伤,身后一声枪响,年仅18岁的他,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
崔斯坦的故事讲完,迪伦也早已从先前的厌恶转为同情和佩服 。
原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良善和过错,没有一个灵魂不值得尊重 。
想起康德曾说过的一句话:
“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理解 。”
我们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却有着各自的人生境遇 。
就像梵高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 。
不要用自己的成见随意评价他人,穿越内心偏见的迷雾,才能照亮别人,温暖自己 。
《摆渡人》最触动灵魂的6句话,读懂治愈一生
文章图片

《摆渡人》最触动灵魂的6句话,读懂治愈一生
文章图片

这片荒原就是你心像的投射,你想它什么样,它就长什么样 。
中国有句古语,物随心转,境由心生 。
简单的说,就是你所见到的场景,都是你的心境变化而来 。
迪伦所穿越的这片荒原就是如此 。
她本以为这是个鲜花盛开,路途平坦的平原 。
可跟着崔斯坦没走两天,却发现荒原上高低起伏,长满了荆棘,偶尔还会遇到满是黑泥的沼泽地 。
她还发现这里的天气不同寻常,当她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天朗气清,万里无云;
而她一生气,立马就风云变色,电闪雷鸣 。
迪伦一度埋怨崔斯坦,带她来这么一个鬼地方 。
后来她才知道,每一位灵魂所要走的路,都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而化成的 。
其实,小说中看似离奇的荒原,何尝不是我们当下的世界?
正如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说的就是所有的外在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和倒影 。
当你开始抱怨的时候,你的世界就是一团灰色,你站在那个灰色的圈子中心,不停地向四周散发出怨气 。
那些所讨厌的那些人和事,都是你自己的负能量吸引而来 。
塞缪尔说过:“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