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介绍饺子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 )


二、冬至吃饺子由来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 , 冬至到 , 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 , 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浞迪缰?,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 , 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 , 在冬至那天舍药医治冻疮 。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 , 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 , 也叫“饺子”或“扁食” 。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饺子
饺子的由来简短20字 , 根据文献记载,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 当时的饺子是与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药物用来治病 。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 , 为东汉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 。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
饺子
饺子现在已经成为了北方人不可或缺的过年食品 。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 , 又称水饺,是中国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 。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 , 吃饺子过年 。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饺子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面食 。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上海的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 , 沈阳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 , 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 。
饺子的特点
饺子
汉语拼音:jiǎo·zi
英语:Jiaozi(和拼音一致,现在已经废弃dry dumpling的叫法);
日语:饺子(ぎょうざ)/ギョウザ/ギョーザ;
韩国语:??;
西班牙语:ravioles;
意大利语:ravioli
食用地区:
中国大部分地区及世界上地区有华人居住的地方,东亚文化圈,世界各地也均有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