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出家是什么意思( 二 )


“出家”为梵文的意译,也译作“林居者”,音译“波咻尔野” , 指离家到寺院做僧尼 。原来是印度婆罗门的一种遁世制度,后为佛教沿用 。一个世俗之人一旦出了家,就不能用在家的姓氏(俗姓)及名字(俗名),只单用一个法名,表示他“出家”成为佛门之人了 。唐僧原姓陈,乳名江流;长到十八岁后,金山寺长老便叫他削发修行,取名玄奘 。被玉帝贬入流沙河的卷帘大将皈依观世音后,被后者指沙为姓,唤作沙悟净 。调戏嫦娥的天篷元帅误投母猪胎后,观世音也指身为姓,唤他做猪悟能 。此外,道教全真道的道士离家观居,也称“出家” 。天主教修道里的修士和修女,也同样是出家的 。做和尚、尼姑为什么一定要出家?从佛教看来 , 世俗的生活是种种烦恼产生的因素,家族、家庭更是把个人与世俗生活相联系的最重要的纽带,舍弃家庭就是为了去掉累赘,摆脱烦恼,做到心灵清净,好把整个身心奉献给信仰 。所以 , 出家是信仰佛教最彻底的一种表现 。正是如此,出家人就须得遵守佛门戒律,处处约束自己 , 这样才能达到出家学道的目的 。此外,大乘佛教信徒中有一种不必出家的人,他们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这种在家的佛教徒就是“居士”,意谓居家修行之士 。例如大诗人王维、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都是有名的居士,他们有的还在《五灯会元》中被立了传 。不过 , 有的和尚、尼姑见了到寺庙参观的人,也会称他们为居士 , 那不过是表示礼貌、客气而已 。出家以后,如果改变主意,又想过俗人的生活,即可以走出寺庙,回家过他的老日子 。这叫做还俗,是恢复做世俗之人的意思 。
有三义:
1离开家庭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无董景之才、倪匡之志,而欲强捐身出家旷日师门者,必无几矣 。”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 季与同辈旅宿庐山下,各相问出家几时 。”
2到寺庙道观里去做僧尼或道士 。《南史·齐纪上》:“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 , 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 , 并严断之 。”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 汉明帝 听 阳城侯 刘峻 等出家,僧之始也; 济阳 妇女 阿潘 等出家,尼之始也 。”
3指出家之人 。宋朱弁《北人以松皮为菜》诗:“吾老似出家,晚悟愧根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