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含义是什么( 三 )


耄耋:八十、九十岁 。(《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
期颐:百岁之人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
!而立:
指年至30,学有成就 。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通俗来讲就是三十岁后就要有自己的学术体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
!花甲:
指60岁 。花甲即一甲子 。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 。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 。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花甲也指年月,时代 , 年纪,年岁 。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 。耄 , 形声字,上形下声,音“冒” 。耋,音“迭”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
!弱冠: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指代成年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 , 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
!古稀:
是中国人自古指70高龄的说法 。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杜甫慨叹人生苦短 , 能活到七十岁 , 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
!不惑:
指40岁 。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四十而不惑 。」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 。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 。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 。立,守经也 。不惑,达权也 。」「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 。「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不知权变之道 。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豆蔻年华:
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 。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