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作文530字

清明节的来历作文530字
文章图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清明节的来历作文530字,欢迎大家分享 。
清明节的来历作文530字 篇1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 。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它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经到了转暖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可以春耕播种了 。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
清明节的来历作文530字 篇2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 。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