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文章图片

林则徐对教育后辈有自己的理解 。他有句名言:
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
子孙若比自己强,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若是愚钝之人,过多钱财则会增加他的过失 。
和他相反的是,从古到今都有一类人,口袋但有一分钱,都想拿去给儿孙买这买那,自己却舍不得吃穿得好一点 。
《增广贤文》里有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很多人只知道上一句,其实整句是: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文章图片

01
很多人老了以后,总以为“子女好,自己就好”,把自己的储蓄都投在子女身上,没照顾好自己,结果反而给子女更大的负担 。
贴补儿孙,不必留金山 。
湖北有个老人,叫顾韶安,他和老伴每月养老金加起来才4000元,他把钱分成六部分:
生活费1500元,存1000元;
300元用于保健,500元作为旅游基金;
300元作为孙辈支出或其他,400元作社交费用 。
他说:“养老金虽少,可我们去过16个省,出国4次了” 。
人上了年纪,是要富养的 。
管好自己,富养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自己过得好,全家都有福 。
有闲钱,再考虑帮衬子女 。自己吃住好,身体好,心情好,全家都心安 。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文章图片

02
对儿孙付出是爱的表现,但要掌握尺度 。
不要溺爱,不要纵容,不要适得其反 。
之前有个新闻:一位23岁的男子在家中活活饿死 。原因是家里人对他过度溺爱,不教会他基本的生存技能,反而把他养成了“废人” 。
长辈对后辈的呵护,有时是盲目的,一厢情愿的,感动了自己,却害了孩子的成长 。
儿孙自有儿孙的路要走,要独立面对人生的坎坷和颠沛流离 。
在安乐窝长大的孩子,不知道人世间更多的是风雨;习惯了安逸的孩子,在舒适区里成了废人 。
不管我们多爱下一代,怎么替孩子操心,也不能替他们过一生 。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不用过分为子女操心,可以给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让他们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 。
不要过多掺和子女的生活,爱是尊重,是成全,而不是占有 。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文章图片

03
人生过半,不是落幕,而是新生活的序章 。
操劳半生,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是时候犒劳自己,让自己能更投入生活,享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