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秋天有那些动物或植物的声音( 二 )


秋天秋高气爽、有冬眠习性的动物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哺乳动物开始储备冬天的食品 。昆虫开始向越冬虫态变化,落叶植物开始落叶,常绿植物的叶片开始变厚变小 。秋天,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 。
深秋能看到的动物们:大雁、燕子、鹭、鹳、鹤等候鸟南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 。
由于庄稼收获完毕、气温降低,野外植物生长缓慢、昆虫消失,一些野兔、田鼠、喜鹊、麻雀等会到接近人类的地方觅食,狐狸、猫头鹰为了猎食它们也会随之出现 。
蝉、蝗虫、蟋蟀、蜻蜓、螳螂等季节性昆虫,在夏末、初秋忙于交配和产卵,深秋即完成使命陆续死去 。
深秋看不到或很难看到的:熊、刺猬、蛇、蝙蝠、泥鳅、鲶鱼、青蛙、乌龟、螃蟹、壁虎、蜗牛、蚯蚓、蜈蚣、甲虫、蜜蜂、蚂蚁等进入冬眠期或越冬期,来年惊蛰才会出来 。

秋天,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
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红叶的游客们 。
秋天一共有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根据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 , 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
这个问题嘛 , 有一丁点奇怪,因为秋天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灭绝了 。
您是不是问冬眠的,或者是没冬眠的~~~
冬眠的:
蛇 乌龟 松鼠
在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北方,随着冬寒的到来,许多变温动物 , 如常见的昆虫(蜜蜂、甲虫、蝇等)、鱼类(鲤、鲫、鲶、泥鳅等) , 两栖动物(蛙、蟾蜍、蝾螈等)、爬行动物(蛇、蜥蜴、龟等)和一些低等哺乳动物(蝙蝠等)进入冬眠状态 。它们在巢穴中、树皮下、泥土中、池底污泥中和其他隐蔽场所,处于麻痹状态达数月之久,到来年春天苏醒出来活动 。俗话说:“惊蛰百虫醒”,就是指的这一现象 。
大多数昆虫在气温10℃以下 , 就开始进入麻痹状态 。如把这些昆虫装入瓶内 , 放进装有雪或冰块的水盆中,经过10—15分钟,就可以看到,原来活动飞快的昆虫逐渐减慢活动,直至停止腿的伸缩,而进入完全麻痹状态 。这与冬眠状态完全一样 。如果取出后逐渐升温 , 又开始活动 。昆虫发生冬眠的速度和深度取决于气温 。当气温降到9—7℃时 , 蜜蜂就伸直足停止活动 。但是,触动它的翅和足仍能慢慢地抖动 。当气温降到6~4℃时,就进入深度麻痹状态,触动时就没有任何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