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声音是怎么练的( 六 )


深吸一口气,喉外肌不着力 , 以丹田控制,发出三四个均匀、连续、低沉、扎实的“嘿”音 。随着练习逐渐增加弹发的次数,达到一口气弹发七八次,过程中气的力度均匀、声音的音高、音量、音色保持一致 。做得比较好了以后,再进行自如快慢变化练习 , 随自己意愿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连续不断的发它二三十个 。最后进行改变音高、音量、音色的练习 。最开始练习膈肌弹发的一段时间会觉得,下肋和腹部的动作不协调,或者动作与声音不同步,练久了还腰酸腹痛 , 这都是正常的 。只要正确的坚持练习,动作与声音便会和谐统一,腹肌与膈肌的力量和灵活程度也会显著提高,此外还会增强咽壁的力量,亦可以协调气息与声带的状态 。
4、气泡音:气泡音的好处很多,不单单是缓解嗓音疲劳那么简单,详细内容我之前讲过,不赘述,这里只说说它对气息的帮助 。良好的气泡音需要持久、微弱、稳定而均匀的气息来作为动力 , 这对气息的控制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不要草草发十几秒气泡音就结束 。连续不断、持久均匀的吹发气泡音,三十秒、五十秒、一分钟及以上……既可锻炼气息,也可以找到气息与声带的关系,找到气作用在声带上的感觉 。再有,气泡音带发元音练习 , 由气泡音到真声的转化,需要气息的加强,而不是喉外肌使劲儿去捏声音 。在这个过程里,目的是就着重体会气息的加强是由腹压的调整 , 由丹田去控制的状态 , 要彻底抛弃喉外肌用力的不正确方式 。
5、唇打嘟发声:唇打嘟噜发声,伴随音高的升降变化 。着重体会音高变高,气压也需加强的关联性(高音由高压产生) 。这个压力的变化,由腹压的调整而来,总的枢纽在小腹(丹田) 。练习时感受音高上去 , 小腹也要给劲儿的协调状态 。
6、如释重负的叹气:不是阴阳怪气的叹气,而是真正的如释重负的叹气,发出通畅的“唉”,并顺势带出胸声(胸腔感受到震动) 。可以只去体会叹气,也可以用叹气带发几个音节来加强体会 。此法可找到喉部放松、胸部放松、气息下沉、运动通畅的状态 。
7、吹蜡烛: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近距离 , 把它吹灭 , 而后拉远到以刚才的状态吹不灭的距离,调整呼吸状态后再次吹灭 。这个过程体会的是,距离的变化所带来的呼吸强度的调整 , 进气量的差别,呼气状态的变化,丹田的着力强度的变化 。
这些还只是呼吸,播音当中还有发声技巧,语流音变等等 , 若是没有专业的老师讲解 , 是看不懂的 。需要有专业的老师为你做示范、讲解,当然你的刻苦练习是一定不能少的 。但是自学是不可行的,一定要找专业的老师进行系统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