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熊猫有什么特点( 七 )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 。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吃竹叶 。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 , 甚至是一些肉 。
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 。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 , 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 。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 。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 。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 , 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20厘米的浅坑舔饮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 , 而竹类却难以消化、吸收 。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 , 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 。
随着气候和食物分布的变化 , 大熊猫有垂直迁移习性,夏季上移高山、撵笋觅食,秋冬高山积雪则下移到中低山地区 。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而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 , 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 。根据不同季节大熊猫采食竹子部位的不同 , 其每天的采食量大致如下:竹笋23-40千克;竹叶10-18千克;竹秆17千克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这表现在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 。它们不但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最好的竹子种类,而且还优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 。采食的顺序为竹笋,嫩竹,竹秆 。
<<<
大熊猫的繁殖方式野生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它们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 。熊猫平时孤居 , 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 。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 。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 , 且幼仔不易成活 。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 。
【动物熊猫有什么特点】 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4岁左右,雄性大熊猫6岁左右进入性成熟,野外大熊猫性成熟稍晚 。大熊猫除发情配种季节外,其他时候一般是单独生活,各有其活动的区域 。
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每年的3-5月 。成年雌雄大熊猫相互间主要通过气味嗅觉(通过留下气味标记和嗅闻标记)的通讯方式逐渐聚集在一个地方并相互了解、相互吸引 , 到发情高潮时相互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咩叫和鸟叫声以及待配姿势等听觉、视觉通讯方式表达爱意并达成配对交配 。在大熊猫交配场地有时有多达2-5只雄性大熊猫通过打斗竞争并先后都与同一雌性大熊猫成功交配的情况,也有仅一只雄性与一只雌性大熊猫交配的情况 。交配多在地上,也有在树上进行 。在交配现场也有亚成年以及交配能力弱的大熊猫在旁观摩学习 。雄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随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发生而发生 , 也随其达高潮而达高潮 。在同一发情季节,一只雄性大熊猫可与多只雌性大熊猫交配 , 同样一只雌性大熊猫也可接受多只雄性的交配,因此在大熊猫世界的婚姻是多雄多雌制 。交配完成后雌雄大熊猫再次分开单独生活,妊娠、分娩和育幼等工作由雌性大熊猫独自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