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校风、校训是什么( 二 )


“新”,在此指创新、纳新、维新 。《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大理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达真,大德至理,校风是积极向上 。
大理大学的校训“博学达真”,就是“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涵盖了学习、思考、实践、做人四者关系 。
唯有四者相辅相成且持之以恒,方能形成良好的素质,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 。“君子务本”,博学就是学人学者之本;“达真”就是要有真学问、真能力、求真务实 , 达到真境界;还要有不断探寻真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专任教师10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7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6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5人 ,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25%;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62人 , 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为131人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理大学
校训:为增长才智走进来,为振兴中华走出去
校训乃一校之魂 , 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们传递下去 。
校训,作为一个标尺 , 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 校训 ,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 , 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 。
一条好的校训是一所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可以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精神风貌,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理念 。
我校校训的整体含义是: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价值,培育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
校风:文明尚善,尊师爱生
校风是学校治校、治教、治学的综合体现 , 是学校理想、信念、情操、价值、水平的显著标志,同时也反映了全校师生的道德水准和治学执教的风貌 。
文明:指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是一个地区或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
我校“文明”的含义是:人人相互尊重,谈吐文雅,举止得体,知荣辱,明礼仪,遵纪守法 , 有良好行为习惯 。
既有文采、文藻,又开明、明智 , 既追求美好前程 , 又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统一 。
尚善 :语出《大学》:“大学之道 ,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 英国思想家培根认为,“善”就是利人或有利于人类 。
总之, “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