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计算机的发展( 四 )


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 。
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 。
这时,开始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 。
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工业迅速发展 。
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机关 。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窗思盖Ц鼍骞茉?。
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 。
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
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 , 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 , 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 。
1975年,美国1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I puter),从此 , 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
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五代为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
摘自计算机技术书上的~
一共有5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它由莫克利 , 艾克特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 。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
第四个发展阶段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
第五个发展阶段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时代 。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 采用电子管作为基础原件和磁鼓储存数据 。特点是体型庞大,其中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 , 有18万个电子管,用十进制计算,每秒运算500次 。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 与第一代的区别在于基础元件由电子管变味了晶体管,同时存储原件也由磁鼓变成了磁芯存储器 。这样计算机的体积有了一次明显的瘦身,同时运算速度有了很大提升,能耗也有了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