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 中国的剪纸文化~!( 三 )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 。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 , 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 。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 , 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 。这时,皮影盛行 , 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制作的 。周密《志雅堂杂钞》载:当时京城沛梁“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 。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 。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 。更精于二人 , 于是独擅一时之誉 。”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有一种鸟,因头项长有金**大羽冠很像插着一枝幡胜 , 而被命名为戴胜鸟,韦应物《听莺曲》中“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胜成为春归大地的象征 。
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载:“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载之,或贴于门媚 。
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是吉州窑的瓷器 , 产品有茶盏和花瓶等,图案题材很多,有凤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动、活泼,它是作者在施釉过程中,贴上剪纸 , 入窑烧制而成的 。
现代民间蓝印花布,是用镂花纸板刮浆后仿染而呈现花纹的,这种印染工艺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 。
明清人的笔记和地方志中也有记载剪纸名家的 。如《苏州府志》载:“赵萼,嘉靖中制夹纱灯,以料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 , 随轻浓晕色 。溶蜡涂染,用轻绡夹之 。映日则光明莹彻 , 芬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 。” 明代的夹纱灯是很有名的 。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 。用烛光映出花纹 , 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现在人们叫它“走马灯” 。
《严州建德县志》载:“林文耀,字纲斋,幼即工书,中年失明,乃剪纸为字,势飞动若龙蛇,点画不差毫发 。室人装潢成轴,……人称之日“林剪 。”《保定府志》载:“名女,张蔡公之女也 。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杨.罔不入神;其剪制香奁 , 绝巧夺目,得之者珍藏焉 。
清代陈云伯《画林新咏》说:“剪画 , 南宋时有人能于袖中剪字,与古人名迹无异 。近年扬州包钧最工此,尤之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入妙 。”并有诗曰:“剪画聪明胜剪书 , 飞翔花鸟泳濒鱼;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 。”清康熙时 , 有位宫廷画家邹元斗,画有一幅祝福新年伊始的风俗画《岁朝图轴》画的上端绘有垂挂着的五枚彩色剪纸“门笼” 。门笺的形式即是由春幡演变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