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刑】古代女子遭受的五种宫刑( 六 )


4、挖阴术
简介 挖阴,顾名思义就是挖去生殖器 。男子割去生殖器,在“蚕室”里待上个把月,也就能痊愈了;而女子被挖生殖器 , 涉及体内多处重大器官,在古代比较落后的医学条件下,这种刑罚显得异常残酷 。
5、椓窍法
简介 椓窍法椓窍,也称椓或椓杙,“椓”和“杙”的原意是指拴牲畜的木撅子,另据《说文》解释为“以棍击伐”之意 。“窍”,应该是指女性下体 。椓窍,就是用这种木撅子摧残女性阴部,其狠毒程度可想而知 。
宫刑,又称腐刑、阴刑、胥靡之刑、椓刑或宫,中国古代的一种残酷的刑罚 , 受刑者会丧失性能力和生殖能力 。宫 , 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 , 就是对男性施以阉割 , 割除其外生殖器,有时候只割阴茎,有时候也破坏阴囊和睾丸 。对男性施宫刑以后,因为伤口容易腐烂,所以通常在密不透风的“蚕室”中待百日,以保全性命 。唐颜师古解释蚕室说:“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 。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 。”意思是人在受宫刑后,因伤口易感染中风致命,如要活命就要待在似蚕室般的密室内,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以上,伤口才能不被感染而逐渐愈合 。女性的宫刑称为幽闭,具体方法上目前无一致说法 。有说是监禁,也有说用木棍敲击女性腹部以造成子宫下垂,而消除女性生育能力的 。宫刑于何时出现已是远不可稽,一般相传在远古的夏禹以前已出现,最初是用来惩罚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 。《尚书》中提到宫刑,为五刑中仅次于大辟(斩首)的刑罚 。后来宫刑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至西周时已不限于风化案件 。到了战国时,孟氏之子劝秦王以仁义治国,即被秦王处以宫刑[1] 。汉文帝时曾一度废除宫刑及其他肉刑,但至景帝时恢复 , 并规定某些死刑可以用宫刑代替 。汉武帝时宫刑十分普遍,大臣往往因言得咎,而受此刑 。自东汉开始,宫刑被用于处置谋反者的未成年家属,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赦免 。至隋文帝时,宫刑被废止于刑律之外,之后各代的刑律中亦再没有见到宫刑,直至明朝 。宫刑,是古代用于破坏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位列“五刑” 。一般认为 , 宫刑是迫害和羞辱男子的专利 , 其实不然 。古代不少女子,尤其是那些犯了“*罪”的女子,很多情况下也会遭受宫刑 。女子宫刑的种类很多,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五种 。其一,缝阴术 。缝阴术 , 也叫做锁阴术 , 即用针线绳索将女子外阴缝闭起来 。这种宫刑术,因其极其卑鄙、下流,官场上一般不用,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 。丈夫对付红杏出墙的妻子 , 妒妇对付与丈夫有染的奴婢 , 都乐衷于此法 。清朝人褚人获所著的《坚瓠集》中,就有“捣蒜纳婢阴内,而以绳闭之”、“以锥钻其阴而锁之,弃钥匙于井”的类似记载 。据说,安徽毫州有座古建筑“缝阴楼”,此怪名大概就源于这种民间刑罚 。其二 , 幽闭术 。明朝人王兆云在《碣石剩谈》中提到了此法的操作:“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只能便溺 , 而人道永废矣”,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幽闭” 。至于是什么器官坠落 , 有人认为是子宫,有人认为是阴道前壁,但这两种脱垂并不能从根本上断绝性交 。对此 , 清人吴芗见解独特,他说,妇女阴道深处有块小骨叫“羞秘骨”,一旦施加外力使它坠下来 , 就会像闸门一样闸封阴道 , 无法性交,从而达到惩处女子的目的 。其三,骑木驴 。木驴不是一种玩具,而是一种比缝阴和幽闭更具杀伤力的宫刑 。缝闭和堵住阴道 , 不会使其丧命,而骑上木驴,则小命难保 。一具横放的鞍马样的小车 , 上面凸立一根长度尺余、直径寸许的木笋(象征驴毬),受刑女子坐在鞍马上,小车推动时 , 下面的器械发力,联动木笋上下伸缩 , 受刑的女犯被坚硬的木笋捣烂子宫和内脏 , 多半气息奄奄 。《水浒传》中的王婆被判剐刑后,就有过骑木驴游街示众的经历 。其四,挖阴术 。挖阴,顾名思义就是挖去生殖器 。男子割去生殖器,在“蚕室”里待上个把月 , 也就能痊愈了;而女子被挖生殖器,涉及体内多处重大器官,在古代比较落后的医学条件下 , 这种刑罚显得异常残酷,受刑的女子往往因为血流不止 , 而死于非命 。另外,王夫之在《识小录》里还有“于牝剔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 , 使欲心消灭”的说法,此法破坏程度较小 , 操作起来较复杂,没有“庖丁解牛”那两下子 , 恐怕是做不到的 。其五,椓窍法 。椓窍,也称椓或椓杙,“椓”和“杙”的原意是指拴牲畜的木撅子,另据《说文》解释为“以棍击伐”之意 。“窍” , 应该是指女性下体 。椓窍,就是用这种木撅子摧残女性阴部,其狠毒程度可想而知 。汉景帝时,广川王刘去和他的王后阳城昭信残害姬人陶望卿,望卿被逼 , 投井而死 。昭信不解恨,又叫人把她的尸体捞出来,“椓杙其阴中” 。对死人尚且如此,如果用在活人身上,其残酷程度决不亚于对男子的阉割 。宫刑,在“五刑”中名列第二位 , 仅次于砍头的“大辟”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生殖器的价值看得很重 , 是仅次于脑袋的“第二生命” 。生殖器遭到破坏 , 无论是从生理上、心理上 , 还是从精神上,都会给受刑者造成巨大打击 。尤其是女子被“宫”,其花样之新颖,名目之繁多,方法之离奇,场面之血腥,既可以反映出古代刑罚之发达,封建制度之弊病,也暴露了行刑者思想之阴暗,心理之变态 。这些处心积虑、带有流氓色彩的女子宫刑术,充分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非人摧残 。司马迁是受了宫刑的 。所谓宫刑,即是割去男人的生殖器官 。有人说 , 司马迁写《史记》,由于批评了汉武帝的穷兵黩武 , 所以惹恼了他,但是汉武帝又不能明里阻止 , 所以就用除死刑外最残酷的刑罚来惩罚他,打击他的精神和意志,打击他独立进行历史评判的价值追求 。这是封建帝王的惯用术 , 不仅阉割肉体,而且阉割精神 。作为封建帝王,汉武帝有钳制思想的动机 , 也有钳制思想的劣迹,但是说他因此而阉割司马迁 , 还是有些冤枉了他 。让我们还是回到公元前99年,来回顾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吧 。这一年,李陵攻打匈奴战败的消息传来 , 汉武帝极为郁闷,责问大臣 , 陈步乐无奈自杀,公卿随后都将战败的责任推到李陵身上 。司马迁不以为然 。司马迁不以为然,汉武帝应该是不知道的 。司马迁的地位不高,他也不敢主动发言,但是这个场合他在场 , 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里,这种情形也就是多了一份危险 。汉武帝突然点名让他说说看法,是他不以为然的表情让汉武帝有所洞察 , 还是仅仅一个偶然,这已经不能够被复原了 。总之,汉武帝让司马迁发言,而司马迁也想发言,于是,他就慷慨陈词起来,中心意思就是替李陵辩护 。这一下子,突然,皇帝就恼了,认为他是在诋毁李广利 。李广利是这次讨伐的主力 , 而李陵不过是个协助 。为什么一涉及到李广利,汉武帝就那样敏感呢因为这涉及到他的用人路线,李广利是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 而他的用人路线是不允许被怀疑的 。皇帝发怒 , 这事就不太好办了 。皇帝也没有直接就处置司马迁,而是将他交给了廷尉审理,审理的最终结果是诬上 。案情并不复杂 , 司马迁被判死刑 。但是司马迁不想死,不能死,原因我们知道 , 这就是他在写作《史记》,他在进行着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桩伟业,因此,他想继续活下去 。然而,由于得罪了皇上 , 活下去的想法要实现也就很难 。在当时,基本有三种途径可以免死 。第一种途径,祖上有功于国家,有先皇颁发的丹书铁券,这时候拿出来 , 可以免死 。比如萧何的子孙曾经多次犯罪 , 就拿出了汉高祖发给萧家的东西,得到了赦免 。第二种途径 , 家里有钱,可以多捐,然后免死 。这是汉武帝时期的特殊政策 。由于对外战争消耗巨大,国家财政紧张 , 犯人交钱免罪成为一项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 。第三种途径 , 就是接受宫刑,可以代替死罪 。但是这样做,终生抬不起头来,让人觉得为了求生而自甘低贱 。司马迁的祖上没有功劳,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钱 , 他只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就是接受宫刑,交出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东西 。当然,这也需要胆量 。因为 ,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宫刑的死亡率很高 。在接受宫刑之后,司马迁能不能存活下来,这个也是个未知数 。但是他别无选择,除非他放弃《史记》的写作 。接受宫刑,又叫做下蚕室,也就是行刑后 , 要将受刑人像蚕一样的养起来,以提高受刑人存活的机率 。司马迁就有幸活了下来 。对于以宫刑免死的细节,司马迁并不愿意多说 。但是他在著名的《报任安书》中其实是透露了实情的 。他说:“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由此 , 我们也就明白了他的那句非常有名的名言的语境 。他说“人固有一死 ,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如果伏法受诛,其实就是轻于鸿毛 , 他不想这样去死,即便受到世人的轻贱和非议也要活着 。司马迁活下来的目的成功了,《史记》名传千古 , 他又夺回了自己的话语权,尽管是在许多年以后 。人们都说汉武帝以宫刑这种下作的手段惩罚他,而不愿深究他当初甘受宫刑的痛苦选择 。在这一点上 , 汉武帝确实受了冤枉 。首先,具体的处罚措施并不是他确定的,而是廷尉审理的结果 。其次 , 判的是死刑而不是宫刑 。但是,他的这点冤枉如果与司马迁的惊世奇冤相比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围线此事的最可笑的一种看法是,汉武帝顾及历史评价 , 不敢处死史官,只能对司马迁进行羞辱 。所谓不敢处死史官,无非是怕未来的舆论报应 。这种看法为什么可笑呢,因为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曾说过一句话,她说 , 我是从来不信阴司报应的 。一个大户人家的管家奶奶都不怕的事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会怕,那又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