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感悟作文500字

清明节的感悟作文500字
文章图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 , 作文的形式很常见 , 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 , 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清明节的感悟作文500字 , 欢迎大家分享 。
篇一:清明节的感悟作文500字
夜里雨声 , 闲读宋词 , 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 , 梨花落后清明” 。翻过几页 , 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
心里蓦地一惊 , 春社已过 , 清明又至了 。
不知不觉间 , 我们错过了季节 , 又错过了回忆 , 只剩下一幅对联 , 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 , 霜降房檐 , 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 。夏至暑天 , 惊蛰亭榭 , 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古无定日 , 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 。自宋代起 , 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 俗称“春社” 。“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 。《礼记 。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 , 而遂在蜡 , 天子之祭也 。”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 , 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 , 起向朱樱树下行 。”“桑柘影斜春社散 , 家家扶得醉人归 。”
生于山野乡村 , 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 , 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 , 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 。在绵阳 , 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 , 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 。这座桥叫“太平桥” , 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 , 距今有200余年历史 , 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 , 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 , 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 , 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 。不知从何时开始 , 当地百姓笃信 , 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 , 可消灾免难 , 祈祷平安 。后来 , 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 , 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 。每到“春社”日 , 菜花丛中 , 鞭炮阵阵 , 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 , 绵延数十公里 , 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 , “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 古时也叫三月节 , 有2000多年历史 。“万物生长此时 ,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 , 万物由阴转阳 , 吐故纳新 , 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原本欢乐之节 , 大禹故里北川 , 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 , 乡人奔走相告 , 共庆天下太平 。从唐代起 , “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 , 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 人们在这个时节 , 纷纷走出户外 , 踏青、郊游、荡秋千 , 踢足球、打马球、插柳 , 拔河 , 斗鸡……其乐融融 。孩子们最钟情的 , 则要数放风筝 , 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 , 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 , 犹如筝的声音 , 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