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维特根斯坦家族、普利兹克家族真真正正的实力( 八 )


但是《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的出版非常困难 。
在战争年代,人们尚且填不饱肚子,哪有精力去看什么哲学书,去思考什么人生?
出版社让他自己掏钱自费出版,或者分开成几部分出版,维特根斯坦很不高兴,把自己的书强加给别人和把好端端的一本书分割成几部分,让他倍感气愤 。
最后还是他的老师罗素帮助了他 。
此时维特根斯坦怀着贵族式的浪漫主义情怀和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一个贫穷、偏僻但风景独好的小村庄 。
他准备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试图投入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 。
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他对学生充满热情 ,他给学生上生物课时解剖一只猫 , 带着学生们辨别各种植物,寓教于乐,但是他似乎有点拔苗助长,乡村的孩子没有他理想的智商,所以 脾气暴躁的维特根斯坦一言不合就喜欢揍学生,这让家长和学生们非常不喜欢他 。
有一天一个男孩回答他的问题有点迟钝,他就打了那个男孩的头部,男孩当场昏倒 。
这可把维特根斯坦吓坏了,这件事让他对满腔热忱的教学由喜欢变成了厌恶,那些无法理解他的行为的家长们也视他为 “疯狂的家伙 ”, 维特根斯坦认为这儿的人眼光狭隘,无法教育 , 他由此落荒而逃 。
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 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 ” , 结束了他的乡村教师的生涯 。
1926年10月圣诞节前夕,维特根斯坦做了一次内心虔诚的忏悔,忏悔内容让人觉得十分尴尬,其中包括一些他当老师时的撒谎和调戏小女生、在战场上听到别人的死讯后假装悲伤,他想忏悔他生命中的软弱和不诚实的时刻 。
别人认为维特根斯坦是在演戏 , 在假意苛求完美,但是维特根斯坦丝毫不以为意,他完成了他的忏悔 。
维特根斯坦坚称这是去除自己的怯懦 , 面对勇敢的真我。
此时《逻辑哲学论》出版,这让维特根斯坦非常高兴 。
他始终没有忘记到哪里都和别人探讨哲学,一些很崇拜他的朋友不愿意把他放在山圪垯那里,一直努力试图让他回到剑桥 。
他不肯,乡村教师没有当成 , 他又突发异想准备在一个修道院里当修士,牧师看出他六根未净拒绝他当修士 , 他只能在修道院作园丁助手 。
他摆弄着花花草草 , 以平复他内心的狂乱和躁动  , 维特根斯坦心情低落 。
他的姐姐玛格丽特担心他的精神状态就设法要求他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自己的一处宅第 。
维特根斯坦开始满腔热情地当起了建筑师 ,  他认真设计,监督施工,对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要求严格,绝不放过一点瑕疵,在工人们眼里甚至有点吹毛求疵的地步 。